产业新观察 核心产业规模超五千亿元 人工智能释放“智慧动能”
无人驾驶公交车自动识别信号灯、变道超车;数字孪生工厂助力企业数字化运营;智能算法模型对企业用水量精细化预测……这些不断涌现的创新应用,都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计,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新动能。
“拥抱”实体经济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速
在浙江恒逸集团双兔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近50岁的质检女工王礼娜不曾设想,自己会成为一名数据标注工程师,“AI质检师”代替人力活跃在质量检测一线。
过去,王礼娜需要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寻找断丝、污渍等十多种质量问题,每天检验近3000个丝锭。现在,20台工业相机对生产线上的丝锭进行拍摄,每个丝锭会生成十余张照片,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判断。而王礼娜则负责将丝锭的污损拍照、标注。
“传统的光学成像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实现对产品复杂表面的深度分析,智能质检系统会判定该丝锭是否为异常产品,并对流水线做出分拨的指令。”进行系统研发的百度智能云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人工智能解决了传统机器视觉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现在单个丝锭的检验时间可以缩短到2.5秒,效率提高了70%。
类似的智能场景在生产生活中并不少见:港口内,自动无人码头运转有条不紊;矿区里,智能勘探、无人采矿作业护航安全生产;智慧医疗领域,智能技术有效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医疗装备的诊断准确性……
“随着人工智能赋能的效果逐渐显著,更多行业和领域正加速拥抱人工智能,驱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整体发展进步。”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预计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创新成果涌现
智能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人工智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这从人工智能论文、专利数量的增速中可见一斑。来自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9月,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论文约100万篇,其中28%的论文来自中国。中国高水平论文产出占比从2012年的20.36%增长到2021年的50.71%;专利数量上,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累计授权量25万件,中国占比60%。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C919商业首航 万亿大飞机市场起飞
- 工信部就《关于2023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
- 招商证券发布微软大语言模型服务采购项目
- 95家公司获海外机构调研
- 26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 拜登:原则上达成协议 这是“妥协”
- CFA协会发布投资行业人工智能手册
- 全国第一!科创板江苏省上市企业超百家
- 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免费试用7天
- 深交所再次定期调整多个指数样本股,新兴产业风格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