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会不会被甩远
■ 刘柯
身处科技竞争的大时代,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很可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赛道中被领跑者甩开得很远。当然这个人工智能不是指通用人工智能,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经历了几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能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科技变革时代,彼时我们没有被甩开,甚至在部分领域还有所超越,比如互联网应用和智能手机产业。当时,我们也不是领跑者,虽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但可以买到相关核心软硬件,并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升级迭代,最终落地到应用场景中。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平台应用,几个大厂都是从“学生”开始做起,到最后基本都追平甚至超越了“老师”。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我们只领先了上半场,到了下半场,核心芯片一被“卡脖子”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一时间,国产手机的全球发货量排名一路往下掉,国内ICT翘楚甚至直接出售掉一大半手机业务以求自保。
在前沿科技领域有一句经典语录:“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你连味都闻不到。”手机芯片就是典型案例,怨天尤人没有任何意义,唯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现在类似智能手机芯片被限制封锁的情况已经开始延伸到AIGC领域,智能手机还曾有半程领先的优势,AIGC则一开始就受制于人。
我们都知道,AIGC时代最关键的是基础算力硬件,简单说就是GPU芯片和以GPU服务器为核心的算力Al数据中心。这也是为什么OpenAI率先掀起AIGC的浪潮却一直亏损,反而是英伟达脱颖而出的内在原因。而这个领域的更迭速度太快了,ChatGPT现在已更迭到4到4.5代,国内很多大模型还仅仅是起步阶段。这主要是受制于算力硬件设备,而且算力Al数据中心硬件更迭比传统数据中心快3倍以上。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处于下风,大模型在不断模仿,算力数据中心则一直在等待。从英伟达缩减版的GPU,到退而求其次的AMD MI300,再到英特尔的Habana Gaudi2……(紧转5版)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