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下降 价格回暖 玻纤行业释放底部信号

2024-06-12 15:59:26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3月以来,玻纤行业经历四轮调价,产品价格全线走高。多家券商分析指出,玻纤企业集体提价,释放周期拐点信号;在库存下降及出口支撑下,行业周期底部信号有望持续加强。

  经历三轮价格上修后,中高端玻纤产品再次迎来复价。

  6月2日,中国巨石600176)发布涨价函,对玻纤高端产品代表的风电用纱及短切原丝产品进行10%的复价,这是自3月以来中国巨石对玻纤产品的第四轮价格上修。

  2023年,受地产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玻纤行业景气度下滑,产品价格平均降幅接近30%。一季度,玻纤行业延续了此前的下跌趋势,粗纱及细纱价格分别同比下滑21.82%和18.48%。

  多家券商分析指出,2023年,供需失衡加剧,导致玻纤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行业盈利能力下行进入寻底阶段。一季度末以来,玻纤企业集体提价,释放周期拐点信号。

  伴随3月、4月末玻纤库存纷纷下行,以及海外玻纤下游因航运紧张提前补货形成的出口支撑,行业周期底部信号正逐步加强。

  价格回升 释放底部信号

  受地产需求下滑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2023年,玻纤行业景气度出现持续下滑。卓创资讯301299)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均价为3762元/吨,同比下滑29.1%;同期,SMC合股纱和喷射合股纱均价分别为4332元/吨和6821元/吨,分别同比下滑48.9%和23.9%。

  细纱方面,受消费电子旺季来临带动覆铜板开工率回升,电子纱整体表现好于粗纱。但涨价幅度及速度仍不及2021和2022年。数据显示,2023年,G75电子纱全国均价为8094元/吨,同比下滑15.4%,降幅小于粗纱。

  量增价减背景下,2023年,玻纤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96.1亿元,同比下滑4.2%,归母净利润合计56.8亿元,同比下滑51.5%。其中,中国巨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8.76亿元,同比下滑26.33%,实现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下滑53.94%;长海股份300196)和山东玻纤605006)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3.77%和80.34%;

  受价格下行因素影响,2023年,玻纤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24.7%,同比下滑5.3个百分点,平均净利率12.7%,同比下滑10.8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玻纤产品均价延续了2023年的下跌趋势。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玻纤粗纱均价约为3677元/吨,环比下滑4.05%,同比下滑21.82%;细纱平均价格约为7273元/吨,环比下降7.36%,同比下滑18.48%。

  受此影响,2024年一季度,玻纤企业报表继续探底。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玻纤行业营收合计约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4.4%;但同期,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5亿元,同比下滑67.8%。其中,中国巨石实现营业收入33.82亿元,同比下滑7.86%,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下滑61.97%。经统计,一季度,玻纤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18.3%,同比下滑9.04个百分点,净利率约为5.21%,同比下滑11.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3月以来,多家头部企业接连发布涨价函,玻纤价格正逐步企稳反弹。

  6月2日,中国巨石发布涨价函,对公司全系列风电用纱及短切原丝复价10%,以对冲能源、矿粉、化工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上行。

  此次涨价是玻纤行业自3月25日、5月1日和5月17日后的第四轮涨价。

  3月25日,中国巨石、山东玻纤等玻纤头部企业相继发布涨价函,“即日起直接纱、合股纱等产品价格上涨300-600元/吨。”根据中国巨石方面透露,“本次涨价系应对亏损的‘试探性提价’,自2022年以来玻纤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直接纱和丝饼纱产品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4月13日和5月17日,中国巨石、长海股份等公司再度发布调价通知函,先后对玻纤细纱及短切毡产品价格进行恢复性调价。其中,5月17日,中国巨石对公司各规格型号短切毡产品价格恢复性调整,全系列规格型号根据不同品种按照 300-600元/吨进行复价。长海股份针对集团公司旗下长海及天马短切毡,不同系列价格上调300-400元/吨。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全国2400tex 无碱缠绕直接纱主流报价在3800-4000元/吨,全国均价约为3862.75元/吨,较4月环比增长22.04%;G75电子纱均价约为8800元/吨,相比4月同期增长19.7%,并超过上年同期。

  供减需增 拐点待确立

  申万宏源证券000562)指出,玻纤行业经历两年周期底部,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短期内看,玻纤成本相对稳固,此轮玻纤粗纱与细纱、薄布上涨后,行业吨盈利水平预计得到较大提升。中长期而言,玻纤行业的涨价持续性则关键要看供需关系的边际变化。

  受益于下游风力发电、汽车轻量化以及电子通信等行业需求的增长带动,2021年和2022年,玻纤行业进入产能释放周期。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增玻纤产能82万吨,较2020年总产量提升16.08%;2022年,国内继续新增玻纤产能119万吨,较2021年再度提升45.12%。

  但伴随风电抢装潮结束以及电子通信行业下游需求走弱,玻纤行业进入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玻纤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对此,2023年以来,玻纤行业企业主动放缓新建产能投放进度。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统计,2023年,国内玻纤产能投放出现明显缩减。全年仅中国巨石和国际复材301526)各新点火一条20万吨和15万吨粗纱产线,以及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各有一条12万吨和6万吨的粗纱产线复产,除此之外行业再无新增产能。

  同时,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有超过12条产线停产或进入冷修,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冷修节奏明显加快。其中仅2024年1月就有泰山玻纤和四川玻纤分别对公司5万吨和3万吨电子纱产能进行放水冷修,较年初缩减8%。

  申万宏源表示,从观察到的实际新增投产情况来看,产能放缓的背后是经过下行周期后整个行业资本开支放缓。经统计,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玻纤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分别为32%、-14%、-11%、-5%和 10%。

  根据卓创资讯测算,2024年,玻纤行业的新增有效产能约42万吨,预计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6%,供给呈现更加理性有序趋势。

  从需求端来看,伴随电子通讯行业的产销修复,PCB市场订单持续释放,电子纱需求迎来复苏。

  东吴证券指出,AI大语言模型和云计算对于算力的需求呈指数型增长,PCB作为高速通信基础建设的重要硬件,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得益于新机型推出、新兴市场需求崛起等因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于2023年四季度结束连续9个季度的下滑。2024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亿部,同比增长7.8%。

  东吴证券表示,PCB核心基材CCL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超过30%,其中,电子级玻纤布占比接近20%,电子行业高景气态势,有望推动PCB全年恢复性增长,并对电子布需求形成进一步支撑。

  同时,海外玻纤下游受航运紧张因素影响开启提前补货,支撑玻纤一季度出口需求显著修复,行业周期底部信号逐步加强。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及海关统计数据平台,2024年一季度,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剔除玻璃棉及其制品)平均月出口量为 17.52万吨,同比上升 17.99%。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价格上涨、厂库下降、价格顺利传导是产业链周期拐点的重要短期标志。此前两轮玻纤原丝涨价,3月、4月玻纤行业库存快速下行已满足三大标志之前二。5月以来,玻纤制品继续提价满足了周期观点的第三大标志,周期向上信号进一步增强。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若社会库存去化顺利,下游需求信号增强,行业盈利修复或可持续。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2024年4月底,国内玻纤纱库存为60万吨,环比降幅超过20%,连续两个月大幅去库,且库存/产能水平已降至10%以下。

  华泰证券表示,在中下游集中备货背景下,出口等终端需求仍在陆续释放中。受供需环比改善及提价因素带动,玻纤5月库存有望继续下降。从历史规律来看,库存拐点大约领先价格拐点约 3-4 个月,若供需改善库存持续下降,玻纤产品价格上涨将有望延续。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金麒麟
  • 凯中精密
  • 飞天诚信
  • 万通智控
  • 盘古智能
  • 宏英智能
  • 爱乐达
  • 津荣天宇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