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我国船舶出口同比大涨100%!行业迎来复苏大周期,船企未来三年营收盈利确定性强

2024-06-14 22:15:07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李贝贝

  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5月,我国出口船舶562艘,出口额206.8亿元;1-5月,累计出口船舶2363艘,累计同比增长25.0%;出口额达到1209.8亿元,同比增长100.1%。

  船舶出口增长迅猛的同时,克拉克森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726艘、2012万CGT(修正总吨),以CGT计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承接了479艘、1230万CGT,同比增长20%,市场占有率为61%,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造船业正在向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船企订单结构持续优化。业内判断,目前船舶业正处于高景气区间。随着订单结构优化以及高价船陆续交付,国内船企将进入业绩高速放量期。

  在5月底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对于船舶业的走势,中国船舶600150)方面向《》记者分析称,船舶工业周期属性明显。展望2024年,一方面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速度加快,以能源运输为主的海运贸易格局重构,全球优质造船产能供给趋紧,对新造船市场形成有利支撑;但另一方面,亦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地缘政治等因素交织影响,当前航运造船市场面临的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有所提升。

  出口和新单激增

  海关总署于6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仍是出口主力,继续保持较好势头。其中船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作为我国出口重点商品之一,5月出口船舶562艘,出口额206.8亿元;1-5月,累计出口船舶2363艘,累计同比增长25.0%;出口额达到1209.8亿元,同比增长100.1%。对比来看,今年4月,我国出口船舶481艘,出口额297.8亿元;1-4月,累计出口船舶1809艘,同比增长19.0%;出口额1002.9亿元,同比增长108.4%。

  近期,多地海关已陆续公布了1-4月的船舶出口数据。

  其中,据南京海关统计,2024年前4个月,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348.3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90.3%,占同期全国船舶出口总值的34.7%。船型方面,集装箱船、液货船分别出口174.3亿元和34.3亿元,出口分别增长1.9倍和1.1倍;

  今年以来,上海船舶出口延续强势。1-4月,全市船舶出口196亿元,增长87.6%,拉动同期上海市出口1.6个百分点;福建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福建省出口船舶总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205.7%。在出口船型方面,集装箱船和散货船表现抢眼,前4个月福建省出口集装箱船17亿元,同比增长10倍,占比37.8%;出口散货船20.3亿元,同比增长11.3倍,占比45.1%。

  受益于海外市场,龙头船企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以中国船舶为例。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船舶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整体来看,2023年扣非净利润仍为负(-2.91亿元),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经实现转正,为3.38亿元。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中国船舶扣非净利润已连续12年为负。不过从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船舶扣非净利首度转正,并连续保持两个季度。

  此外,中国重工601989)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67亿元,同比增长49%;招商轮船601872)实现营业收入6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归属于上市公股东的净利润为13.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62%;扣非净利润达13.59亿元,同比增长23.31%等。

  出口猛增的同时,中国船企更是“订单接到手软”。6月5日,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62艘、180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承接了54艘、154万CGT,以85%的市场占有率占据榜首;1-5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726艘、2012万CGT,以CGT计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承接了479艘、1230万CGT,同比增长20%,市场占有率为61%,位居世界第一。

  《》记者看到,目前多家船企在手订单已排至2027-2028年。例如,5月27日,扬子江船业披露,公司今年以来新接船舶订单33.2亿美元。截至今年5月24日,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达193艘、745万修正总吨,价值160.8亿美元,交付期已排至2028年,继续保持中国民营船企手持订单历史最高纪录。

  在5月底举行的中国船舶2023年度暨2024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船舶介绍说,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排期已至2027年年底,部分已到2028年;中船防务600685)、江龙船艇300589)等船厂也均表示当前手持造船订单饱满。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订单颇具里程碑意义。例如,5月中旬,广船国际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韩国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再次签署生效6艘108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订单,该船型是目前全球最大和最先进的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随着这批订单的签署和生效,广船国际已累计承接了39艘汽车运输船订单,共计335800个运输车位,在该细分市场的接单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造船行业进入卖方市场

  业内公认,随着全球船市复苏向好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稳定,目前船舶业已进入高景气区间。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行业整体生产保障系数已经超3.5年。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将在4500万载重吨左右,新接订单量在5500万载重吨左右。克拉克森预计,今年新造船市场的签单景气趋势仍将持续。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本轮造船周期始于2020年下半年集装箱船运价爆发。在经济复苏、老旧船舶汰换、船舶脱碳进程推进、地缘冲突影响等多重因素持续影响下,打开了长周期上行通道。全球产能经过长达10年的出清短期难以恢复,造船行业进入卖方市场。而成本端钢价呈下降趋势,船企未来三年营收盈利确定性强;东吴证券研报也认为, 船舶行业周期长达20-30年,本轮景气周期始于2021年,目前仍处上行阶段。

  5月底,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船舶集团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表示,船舶行业再度迎来收获的黄金季节。目前船厂手持订单饱满,而且订单结构是高端船型占主导,新造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原材料钢材的价格仍然处于相对低位,汇率相对于船舶行业也处于比较友好的水平。”包张静分析称,在多重利好因素持续叠加的作用下,船舶行业利润进入加速释放期,“总体来讲,今年的市场情况一定比去年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为推动造船行业从“高订单”向“高价值”迈进,当前我国造船业正在向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此前发布的《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即指出,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全球海事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6月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正式发布《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也提出,到2028年,船舶运力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行动等七项具体行动。行动方案明确,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支持内河客船10年、货船15年以及沿海客船15年、货船20年船龄以上老旧船舶加快报废更新;加强船舶燃油质量监管,健全船舶大气污染物监视监测体系等。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造船业绿色转型提速,LNG、甲醇动力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氨燃料预留、氢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订单取得突破,新接绿色动力601330)船舶订单国际份额达到57%。例如,2023年,中国船舶手持订单结构不断改善,中高端绿色船型不断涌现。在手持订单中,绿色船型占比超45%。

  进入6月份,中国船企依旧接单频繁。例如,近日,广船国际与新加坡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和越南Asia Pacific Shipping(ASP)在希腊分别签署了4艘11.1万吨LNG双燃料油船(LRⅡ)和2艘5万吨甲醇双燃料油船(MR)建造合同;广船国际与新加坡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和越南Asia Pacific Shipping(ASP)在希腊分别签署了4艘11.1万吨LNG双燃料油船(LRⅡ)和2艘5万吨甲醇双燃料油船(MR)建造合同等。

  分析人士判断,船舶业高景气大环境下,随着订单结构优化以及高价船陆续交付,国内船企也将进入业绩高速放量期。广船国际办公室高级业务经理彭永桂向《》记者强调,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供应链产业链日益完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突破,所建造的船舶成本更加自主可控,船舶质量和建造周期都能够得到保证。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斯迪克
  • 鹏鼎控股
  • 领益智造
  • 东山精密
  • 东晶电子
  • 金溢科技
  • 逸豪新材
  • 长江通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