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闭店潮”愈演愈烈,为何它们能破局

2024-06-17 10:40:54 来源: 每日商报

  商报见习记者 徐菁菁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里,原本已经“冷清”许久的步步高(长沙梅溪湖店)日客流最高达1.5万人次,日销售最高达207.78万元,还一度冲上热搜,被网友称之为“长沙新晋5A级景点”。据悉,该门店在两个月前的日均客流仅约2000人次,日销售仅为15万元;而在今年四月,门店接受胖东来(胖东来,为河南一家名叫胖东来的商超,始创于1995年,近两年因其独特的服务制度受到全国消费者的青睐。)调改后,实现了客流量和销售额的回升。同样接受调改的,还有步步高(湘潭九华新天地301277)店),截至6月10日,该店6月平均日销132.69万元,日均客流1.1万人次;从5月22日恢复营业以来,该店平均日销135.56万元,日均客流1.13万人次。

  近两年,随着电商、新零售模式、社区团购的崛起,包括沃尔玛中国、家乐福中国在内,永辉超市601933)、大润发、华润万家、盒马为代表的零售商超们陷入了收入缩水、盈利减少,甚至于持续亏损、大规模闭店等情况。与此同时,胖东来、联华华商等为代表的商超出现了逆势崛起的现象。与步步高选择借力胖东来不同,联华则通过场景创新、扩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实现业务转型,再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今年的端午假期期间,线下客单数平均同比去年的端午假期增加45.73%,销售额同比增长99.55%。

  超市“闭店潮”愈演愈烈 杭州经营超十年的超市接连闭店

  今年来,大润发、永辉超市、沃尔玛等超级大卖场频现“闭店潮”。据永辉超市官网显示,目前全国门店为968家,比起2019年巅峰时期的1440家门店少了472家。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到2022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闭了约120余家门店,2023年更是关闭了超15家门店,包含不少城市首店门点。此前,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披露了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关闭了20家大卖场,公司全年亏损金额达16.05亿元,这是高鑫零售2011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亏损。

  在杭州,近两个月多家经营多年的大型超市接连闭店。位于杭州城西银泰城的BLT超市于今年5月结束了营业,据悉该门店是BLT超市在杭州的首店,已经营11年。位于拱墅区朝晖路的华润万家超市于4月6日停止营业,市民陈立辰介绍,该门店已经开了近20年,“我家住在附近,小时候一到周末就会来超市逛上一圈,零食装满购物车是童年不可少的快乐时光”,而谈及上一次来这里逛超市,陈立辰却表示“半年前吧,大概春节的时候。”

  位于上塘路和大关路交叉口的大润发(前身为欧尚超市)已经陪伴杭州居民走过了21年,然而在今年初便屡次传出要“搬迁”的消息。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来看,门店仍处于正常营业,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未收到有关拆迁的通知,但客流量却较为稀少,“现在逛超市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是老年人来的多,年轻人都是点外卖的多。”

  在大润发(大关店)可以看到,整体人流偏少,且前来选购的居民皆年纪较长,在果蔬、生鲜等区域,多数都是带着购物推车来采购的老年人,日用电器等区域几乎见不到消费者。“我基本上两、三天要来一次的,主要是购买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海鲜。”一位正在挑选水果的阿姨说道,“日常用品,现在都是网上购物了,直接送到家,很方便的。”相较于二楼超市的“冷清”,超市一楼的肯德基、吉阿婆等餐饮门店,则相对显得有些“烟火气”,前来消费的多以年轻群体为主,也不乏有带着孩子前来用餐的家长。“这里餐饮的选择还是比较丰富的。停车场比较大,方便停车,带着小朋友来用餐也比较方便。”而问及用完餐是否会去超市购物时,陈女士表示,当天是没有购物计划的,“去超市买东西还得自己带回家,若是买了一些冷冻物品就需要及时回到家中,不是很便利。”

  胖东来辅导“后进生” 杭州本土老牌超市上演逆势崛起

  相比之下,正在经历闭店阵痛或勉强经营的各大连锁商超、精品超市,胖东来、联华等一众本土超市却逆势崛起。

  早前的清明小长假期间,许昌的胖东来天使城、时代广场、生活广场3个门店,日均客流量在30万人次以上,被网友戏称为“6A”级旅游景区,还带动了许昌“吃住行游购娱”多种业态消费。而接受胖东来调改的步步高(长沙梅溪湖店)和步步高(湘潭九华新天地店)也在端午假期里实现了业绩逆转,假期里两家门店总销售额实现1083.25万元,且均实现了日客流超1万人次,日销售额超130万。在4月2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更是透露,胖东来2023年年利润达1.4亿,“原计划是挣2000万。”于东来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介绍。与其他商超不同,胖东来努力平衡顾客和员工的双重利益,通过货真价实的商品、贴心细致的服务让顾客满意,通过“周二闭店”“委屈奖”等措施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而其中的贴心之处使其在互联网时代成为流量关注的焦点,被誉为“暖心企业”“商超顶流”。

  获得青睐的还有杭州的不少超市。在今年端午节期间,本土老牌的联华超市亦有着不俗的表现,“今年端午假期期间,各家门店的线下客单数和销售额都呈现出增加的态势。”据联华华商工作人员介绍,仅世纪联华(运河广场店)在端午假期期间客流量超2万人次,销售额达670万元,同比去年端午假期分别增长45.73%和99.55% 。“我们自主创新研发的‘到期商品管理系统’,能够在扫码结算时拦截过期商品,让消费者可以安心购买。”据介绍,过去一年,杭州联华华商集团不断加强数字化改革,以数字赋能食品安全管理新场景,创新破题,提供了一系列数字新解法,目前已完成对122家门店的二维码结算系统技术改造,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避免消费纠纷的产生。

  与此同时,联华通过线下门店与线上商城的融合也为消费者打开线上消费市场。“以前在网上买东西,家里老人总念叨‘又买外卖’。现在告诉他们这些就是从他们常去的联华买的,他们慢慢地接受了这样的‘外卖’。”80后的赵丽丽介绍,在“联华鲸选到家”小程序里,可以同时购买到蔬果、肉禽、海鲜、生活用品等,还能自选配送时间,这对于她来说实现了购物的便捷性。同样热衷于线上购物的95后消费者李晨馨则偏爱于直播购物,在她看来,愈来愈多联华开启直播,让她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日常所需,“通常在直播间都会有一些限时的优惠福利,超市丰富的产品品类也让我不必为了凑单而购买一些不需要的产品。而且联华是老牌子,买得放心。”据统计,去年8月世纪联华联合抖音策划打造了第一场“818好好生活节”直播,活动成交总额超2200万元,首战告捷。2023年,联华直播间仅4个月营业额更是达到了8000万。“接下来的直播间里,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利,即将到来的618,我们线上线下300959)联动大促,全品类产品低至4.9折起。”联华华商工作人员透露道。

  超市行业活跃度依旧

  市场发展进入下沉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元,为历年同期较高水平,商品零售额10.68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4%,这无疑是给日渐落寞的传统商超注入了一个有力的“强心针”,看到了市场的希望,对于转型升级便有了动力支撑。近日发布《2024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中显示,中国零售市场从消费升级模式逐步过渡到性价比导向的新时代,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性价比和高价值成为当前零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而其中,率先转型的他们也成为了“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

  2023年,联华选择向新型业态“押注”,通过产品、场景、供应链打造,突破商超发展天花板,先后加盟抖音本地生活、推出鲸选线上平台等,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不断优化完善直播、社区拼团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和场景等。“2024年目标实现线上业务销售10.7亿元,线上占比达7%。2024年实现网点目标450家,业绩目标11亿元;2025年末,联华、快客、华联三大品牌实现新增380家门店、年度配销额规模8亿元。”杭州联华华商集团副总经理朱敏表示,联华华商锚定高质量发展布局,从精超、大卖场和邻里中心出发打造“全天候的即时零售”,将线上平台“鲸选”打造成为“口袋里的世纪联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王小毅对于超市行业的未来依然看好,他表示任何经济增长逻辑都会经历从增长到下行,下行周期的主要目的在于结构化调整,调整大量落后、过剩产能。企业要想获得穿越周期的可持续商业力量,一定要去寻找身边的成功经验,与周边生态文化联合起来,扩大生态规模,加深生态合作,围绕核心诉求真正服务于消费者,进行更高级的产业和产能升级。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金麒麟
  • 凯中精密
  • 飞天诚信
  • 万通智控
  • 盘古智能
  • 宏英智能
  • 爱乐达
  • 津荣天宇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