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提速 知名药企携多款创新药进入“快车道”

2024-06-28 05:00:5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李梦扬

  近日,礼邦医药宣布,其在研创新药物AP306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简称“药审中心”)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随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逐步提速,6月以来,恒瑞医药600276)、益方生物、微芯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相关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根据药审中心官网,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已有逾40项药企相关申请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

  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邵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突破性治疗药物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美国FDA的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BTD,突破性疗法)。药审中心对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的药物优先配置资源,加强沟通交流,能够提高药物临床研发的质量与审批速度。

  多家创新药企产品获认定

  据礼邦医药介绍,AP306是全球首创且目前唯一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钠依赖性磷酸盐转运蛋白泛抑制剂。在AP306已完成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在接受AP306单药治疗后,血清磷水平显著下降。

  “公司致力于开发慢性肾脏病相关创新药物,此次获得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是AP306研发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将继续在国内外全速推进AP306的临床开发进程。”礼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国尧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6月以来,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宣布创新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6月5日,恒瑞医药公告称,近日,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SHR-A1811被药审中心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除此之外,公司注射用SHR-A1811已有五个适应症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截至目前,注射用SHR-A1811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4.75亿元。

  6月8日,微芯生物宣布,抗肿瘤原创新药西达本胺片治疗结直肠癌适应症被药审中心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表示:“西达本胺独特的作用机制不仅揭示了表观遗传学和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巨大潜力,更为未来的抗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据“益方生物”微信公众号6月13日消息,近日,garsorasib(D-1553片)再度被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此次纳入BTD的两个新适应症分别为胰腺导管腺癌方向和结直肠癌方向。据了解,D-1553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KRAS抑制剂,并于2022年被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

  吸引投资机构关注

  为鼓励研究和创制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物,2020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突破性治疗药物审评工作程序(试行)》。随着国家药审改革持续深化,药品审评效率不断提高,创新药品批准上市逐渐走上“高速公路”。

  根据药审中心官网,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已有42项药企相关申请通过公示正式被纳入了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按受理号、公示截止日期计算)。一般来说,突破性治疗药物适用于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或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且尚无有效防治手段,或者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有足够证据表明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药或者改良型新药等。

  邵黎明告诉记者,药审中心对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的药物优先配置资源,加强沟通交流。沟通能使药企和监管增进相互了解,有利于通过科学监管,提高临床开发研究的质量与速度,确保高效、差异化的创新药品能尽早地服务于临床,让患者受益。

  “从药品的有效性和差异化方面看,只有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的药品,才能够归类到突破性治疗药物中。目前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中,涵盖了当下较为前沿的创新疗法,如ADC、CAR-T、双抗药物等。”邵黎明说。

  拉长时间线看,自2020年7月突破性治疗药物通道开启后,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的产品数量逐年增加,近四年来累计获批项目数量达245项。2020年-2023年分别有26项、51项、56项、70项相关申请通过公示正式被纳入了该名单。

  药明康德603259)团队研究指出,近四年来,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入选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一趋势表明了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成果,也预示了未来更多具有突破性治疗潜力的药物将不断涌现。

  “目前国产新药获得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BTD)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与非BTD药物相比,BTD药物可以显著缩短临床试验和审评时间。”清华大学药学院在汇总分析2020年-2022年间获批情况后表示,近35%的BTD药物同样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这表明企业可采用在中国和美国同时申请BTD的研发策略,加快新药在全球同步上市。BTD的实施有望进一步加快我国新药的研发,更好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近年来,投资机构更加关注具有优秀的临床数据、差异化的临床靶点的新药。而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的创新药项目,在项目质量上尤其是临床数据方面有明显优势,后续获批上市或者达成对外授权许可交易预期也相对高于其他项目。因此,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优质项目数据库,帮助投资机构探寻有价值的新药项目。”一位沪上券商研究所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

  ADC赛道竞争激烈

  从药品类型上看,“入选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的药品类型多样化,小分子和ADC占主力。”药明康德团队研究报告指出,在2024年上半年入选项目中,小分子药物数量最多,占比约38%,其次是抗体偶联药物(ADC),其数量占比约26%。

  ADC药物项目方面,“具体来看,以HER2和TROP-2为靶点的药物数量较多,此外,c-Met、Claudin18.2、CD20等热门靶点也在其中。这些ADC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不同种类的肿瘤,如胆道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和胃癌等。”上述研究报告进一步分析称。

  以恒瑞医药为例,2024年以来,公司ADC创新药SHR-A1811 HER2阳性胃癌适应症及阳性胆道癌适应症、SHR-A1921卵巢癌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公司称,目前,基于恒瑞模块化ADC创新平台(HRMAP),经过十年的ADC研发积累,恒瑞医药已有包括SHR-A1811在内的12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6款产品实现国际同步开发。

  “全球ADC药物景气度持续提升,中国成为ADC药物研发主战场。”开源证券表示,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发展,ADC技术已逐渐成熟。截至2024年6月7日,全球已有超过三百七十多款AD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15款药物已经获批上市。在中国,有超过160款AD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7款已经获批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多款ADC药物亮相202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国投证券研报指出,在ASCO大会上,多个不同靶点ADC药物优异数据披露,例如,荣昌生物首次披露了MSLNADCRC88在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宫颈癌的多个优异数据;乐普生物披露了TFADCMRG004A在胰腺癌、EGFRADCMRG003在鼻咽癌后线的优异数据等。

  展望未来,华金证券表示,目前全球ADC药物在研管线高达900余项,全球ADC市场有望以30.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由2022年79亿美元增至2030年647亿美元;随着未来3年至5年国内市场一批优异的差异化产品上市,中国ADC市场有望由2022年的8亿元增至2030年的66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72.8%。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