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百模千态 大模型“链式反应”激发创新活力

2024-06-28 05:25:50 来源:

  上海徐汇西岸,一座聚集大模型企业的“模速空间”,成为“百模大战”无声的“战场”。挂牌不足1年,“模速空间”首期1万平方米载体满员入驻,2万平方米空间已建成投运,共有80余家企业入驻。

  根据规划,“模速空间”将进一步扩展到10万平方米,打造千款行业应用,培育万亿产业集群,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垂类大模型产品的首发地。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上海徐汇模速空间,了解人工智能行业一线动态,感受通用人工智能变革的浪潮。

  “百模千态”孵化器

  看见概念、孪数科技、蜜度、作业帮、秘塔写作猫……来到“模速空间”主楼大厅,记者看到了墙上密密麻麻的大模型企业标识。大厅走廊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体系、MIniMax-abab等通用大模型的简介很是醒目。

  “基本上一天要接待七八批团队,关注大模型产业发展的行业人士有很多。”上海大模型生态有限公司招商部王亦雷说。

  诞生于徐汇人工智能产业沃土,“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目标,这里正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的新名片。

  上海市徐汇区代区长王华表示,2023年9月揭牌运营至今,“模速空间”已集聚上游基础层、中游模型层、下游应用层等各类大模型企业80余家。目前徐汇区共有大模型企业150多家,其中22个大模型通过线上备案,占上海全市的三分之二。

  “模”力汇聚的背后,是企业的高度认可。“我们只花了一天时间思考,就决定搬入!”上海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益东对记者说,大模型企业需要的语料、资金、算力、市场对接等,这里都有。

  在“模速空间”大厅,算力应用和供给数据实时跳动。“之前,我们要一家一家找算力,需要花很多时间综合考虑卖方的算力资源、报价等因素。现在,我们直接使用‘模速空间’的算力调度平台,算力有了保障。”刘益东说。

  “不少投资人在参观后纷纷表示要把他们投资的企业放到这里来。”上海临港600848)新片区数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慈对记者说。

  近日,“模速空间”入驻企业“看见概念”团队完成了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总额超千万元,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和奇绩创坛等。

  王华说,“模速空间”设有金融服务平台,链接了红杉资本等40余家投资机构。包括金融服务平台在内,“模速空间”有首批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综合服务等五大功能平台进驻,持续发挥技术加速、商业催化、产业赋能作用,为企业提供“家门口”服务,支持企业专注研发创新,解决后顾之忧。

  “链式反应”激发创新活力

  在空间连廊,记者看到一张活动安排表,上面排满了技术大咖对话、开源社区等活动。

  “‘模速空间’不仅汇聚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开源大模型生态,也集聚了上下游一批创新企业,尤其是大量深耕细分赛道的垂类模型应用企业。高密度的创新主体集聚,更有利于发生‘链式反应’,涌现出大模型创新的‘核爆点’。”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

  “合作时有发生!”刘益东说,这里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安排,帮助企业进行场景资源对接,创造更多可能。记者梳理发现,从AI写作、文生视频,再到AI电商、能源大模型等,进驻“模速空间”的大模型企业涉及各个细分领域。

  “我们的大模型基于自主积累的海量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融合了书生·浦语大模型,目前已在市民热线等场景应用,帮助市民服务热线实现智能化转型,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助力业务效率整体提升80%以上。”刘益东表示。

  上海中天新辰影视科技有限公司扎根“模速空间”,目标是重塑中国影视创作生态链。“我们正在探索超长文本剧领域的生成式创作模型——编剧助手,以及互动影游新赛道的剧本创造,不断丰富AI助手系列的创新应用场景,赋能影视产业。”中天新辰CEO高翰对记者说,编剧撰写剧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多人合作还存在沟通成本,有了AI助手编剧创作过程将更加高效。

  大模型商业化提速

  经历了“百模大战”后,大模型赛道正处在向下竞价和向上创新的岔路口。

  今年5月,字节跳动率先宣布大模型降价,“比行业同类产品便宜99%”。阿里、百度、腾讯、科大讯飞002230)等企业也接连调整旗下大模型产品的定价策略。华龙证券研报称,随着价格门槛不断降低,大模型厂商有望吸引更广泛的企业用户群体以及更多C端用户。

  在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看来,当前亟须从“百模大战”升级到“万模迸发”,各个大模型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要真正赋能实体企业。“如果今年有1万家企业做了1万个垂直大模型,那么工业革命可能真的在慢慢发生。”周鸿祎表示,大模型企业要走专业化、场景化、垂直化之路。企业应选择小切口、大纵深,在垂直场景上做专业大模型。

  以人工智能为先导产业的上海,“模速空间”将是一个重要抓手。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上海将重点围绕“模速空间”全力打造创新生态,支持基础大模型快速迭代,加快推动垂类模型在工业、金融、教育、医疗、营销等领域的应用。上海还将全力以赴建设高性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通过支持重点区域建设规模化商用智算能力,加快助推大模型及垂类模型创新发展。语料资源方面,通过语料市场化供给,推动语料流通和共享。

  蚂蚁集团智能引擎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周俊认为,对于大模型企业来说,模型不一定要“大”,关键是聚焦场景,通过场景的特点去牵引技术路线。影响商业化的关键还是在于,大模型本身能否真正回应用户需求。他建议,企业聚焦解决真实技术问题发力,强化对可信和安全的研究,行业可统筹搭建一体化安全检测平台。

  “目前,商业化是大模型企业的普遍追求。”上海亿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查小荟表示,为了加快商业化落地,要不断补齐技术短板,并在伦理安全等方面同步跟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