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浪潮,AI开花

2024-06-28 15:03:4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今年有一个非常大的变量——人工智能(AI),企业出海的未来机遇也在于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

  过去,当企业想让自己的产品更好地吸引潜在海外客户,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发布商品、打磨商品描述、拍摄介绍视频、配上生动的图片;当海外客户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产品时,他们又不得不深夜守在电脑、手机前跨时差沟通,雕琢回复语句以避免各种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仅仅这些最初步的流程,就包含了大量重复、琐碎的工作,更涉及多语言环境、时差等问题。有多位外贸从业者向记者表示,从业多年来,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长期占用着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时间。

  而这正是AI绝佳的应用场景。素材生成、智能客服等AI应用已遍地开花,当出海企业把这些繁杂工作交给AI之后,外贸门槛被降低,员工可以解放出来去做像产品开发、市场选择等更重要的事情。

  艾瑞咨询分析师赵坤分享的数据显示,出海已经是AI 使用最多的行业之一,超过7成的跨境卖家使用过AI工具辅助运营。

  在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看来,AI正在驱动外贸行业走向全面智能化,将带来外贸门槛的全面降低、效率的指数级提升。

  进入2024年,全球经济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从全球贸易政策的调整到新兴技术的崛起,外贸企业还将面对诸多变革和竞争压力。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成为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未来,AI注定会重构外贸企业的工作方式。”焦点科技002315)AI事业部总经理卢颐表示。

  企业密集布局

  自ChatGPT问世以来,跨境电商行业也成为了积极入局AI的一员,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出现了AI的身影。

  去年,吉宏股份002803)推出多个垂类模型,包括电商文本垂类模型ChatGiiKin-6B、电商智能设计与素材生成垂类模型GiiAI和智能投放助手G-king等,在选品决策、商品卖点梳理及广告文案输出方面等方面实现效率提升。

  通过深度融合AI技术于业务流程,公司实现了2023年利润的高速增长。年报显示,2023年度吉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6.95亿元,同比增长24.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87.57%。

  国海证券表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跨境社交电商运营管理系统以及AI在跨境社交电商场景的应用,推动2023年跨境电商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3.82个百分点至63.31%。

  另一家上市公司华凯易佰300592)则表示,公司在去年3月底就开始投入ChatGPT并进行相关测试,现已有部分应用落地。

  具体来看,华凯易佰通过打造AIGC引擎提升自动化、智能化运营水平,并已在采购、选品、客服等8项具体业务环节中实现应用。

  华凯易佰表示,重点关注智能刊登、智能文案库的全面应用,研发AI客服的智能回复功能将是公司工作的另一重点,未来将继续探索AIGC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范围。

  跨境服务上市公司焦点科技则较早推出了针对于B2B卖家的AI产品,即外贸助手AI麦可,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据焦点科技透露,上线一年内,AI麦可已服务了五千多家外贸企业。

  该产品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效率大幅提升。例如,视频生成功能帮助企业将制作一条视频的时间从平均4小时缩短到5分钟,而由视频带来的访问量则增加了30%;图片处理功能将单张图片的平均处理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30秒,提升产品曝光量达到30%。国海证券认为,AI助手有望逐步渗透平台已有付费会员,推动整体会员付费率及ARPU值提升。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该公司已经在商品文本描述自动生成、智能客服方面有了AI技术应用。“使用AI是必然趋势,AI会逐步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焦点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

  同样关注toB业务的阿里国际站旗下也有外贸生意智能工作台OKKI,主打智能营销、客户管理、辅助决策三大能力,面向所有中小外贸企业开放。这推动了其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张阔在格林威治论坛上提到,过去5年,阿里国际站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2%。

  过去半年,OKKI AI的首批使用者无论是AI写开发信的回复率,还是管理提效方面,平均都有30%以上的提升;同时接待时长大幅缩短,成单转化提升了3倍。

  对于平台型企业来说,AI产品对卖家的赋能优化了外贸企业的运营流程,无疑增强了卖家粘性,并提升了平台的整体竞争力。

  本色智库首席研究员张周平向记者表示,跨境电商企业纷纷探索并布局AI是迎合当下需求,也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他们而言,AI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它们更好了解用户和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效果,拓展业务领域并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竞争里寻突破

  企业争相拥抱新技术的背后是竞争的加剧。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大厂纷纷下场,做起出海的领头羊,从卷国内转向卷海外市场。

  “从2022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我们的判断是出海会进入一个集中的爆发期。”小满科技CEO杨渊向记者表示,“很多商家可能在这轮爆发期中获得巨大的增长,也有可能会因为竞争而被甩在后面。如何面对这一轮的竞争是我们面临共同的挑战。”

  而AI技术带来了更多增量空间,行业内普遍反映,多数企业对于拥抱AI技术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

  赵坤表示,在商贸客户运营服务领域,AI的应用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0%。此外,客户服务环节中AI的使用比例也达到了25%。“我们认识到,在外贸应用场景中,许多运营工具与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尤其对于相对缺乏人才、缺乏预算的中小企业来说,AI作为助手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阿里国际站发布的《中小微企业日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近30%的中小微企业倾向于每天使用AI工具。

  以人才为例,山东锐图创始人马同伟向记者分享,他最喜欢AI写开发信的功能。过去,外贸行业对招聘人员的语言能力有较高要求,但随着AI技术的应用,即使英语交流存在障碍,也能通过输入关键词快速生成开发信,且可根据需求进行内容调整,大大提升了效率。

  “招聘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希望能招到英语专业的,再往后是6级,再往后是4级。”马同伟表示,当抛去这个因素,企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有更多专业背景的人才之上,最终实现更高的业务效能。

  同时,当AI让全球贸易门槛降低之后,原本只能做本地生意的企业,也能以极简方式把生意发展到全球,通过参与全球供应链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在如今内贸转外贸的浪潮中,AI将成为加速器。

  杨渊总结道,外贸领域面临的主要障碍可分为几个主要类别。首先是上面提到的语言沟通障碍,这也是最主要的障碍。许多从事淘宝、天猫以及国内贸易的人员常常因为自身英语水平不高而感到恐惧,担心无法与外国客户有效沟通。

  其次是对外贸知识的掌握。外贸涉及全球贸易,包括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协定、支付方式、关税政策、物流流程以及法律法规等,这些规定通常非常复杂和细致。

  当前的AI产品将降低这些卖家进入外贸行业的门槛。当这些门槛降低后,会发现许多从事国内贸易的人能够利用他们积累的数字化运营经验和能力。

  “因为生产制造过程是相同的,只是海外市场可能有不同的规格认证要求,但这些门槛并不高。一旦掌握了交流和规则方面的障碍,剩下的操作流程实际上是相似的。”杨渊表示。

  愿景下的现实

  不过,虽然业内整体对AI赋能抱有期待,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多重阻碍。

  企业在采纳和应用生成式AI技术时面临的第一个关键挑战是数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内部数据体系的完善,以及必要的技术基础设施的搭建,这些都是确保AI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

  尤其是外贸企业,数字化程度更加低下。张阔透露,B2B作为全球贸易的主体,其数字化渗透率仍然是个位数,更多中小微企业亟待通过AI技术快速开启数字贸易。

  其次,企业在投资AI技术后,如何衡量其投资回报率(ROI)是一个核心问题。由于AI技术的效果和收益可能不是立即可见的,因此在ROI尚未得到明确验证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面临决策上的不确定性。

  “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软件付费方面的意愿相对较低,这与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足以及整体商业环境有关。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杨渊向记者表示。

  再者,企业内部决策者对于AI技术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决策者需要展现出足够的领导力和决策力,以推动AI项目的实施,并克服在技术采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和挑战。

  而在应用AI过后,对于其效果仍不宜过分乐观,毕竟做决策的还是人本身。Google大中华区营销洞察与解决方案副总裁张珺向记者表示,AI帮助提升了效率,但并不是决定企业自身的关键,关键还是在于企业的决策者们有没有抓住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生成式AI的发展使得批量产出素材变得简单,在提高内容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但要实现高效沟通,更需要打造个性化创意,让每位消费者都能与产品产生共鸣,这需要决策者基于行业知识和用户洞察,在AI提供的广泛选择中决定最终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从AI技术本身来说,其目前在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开拓,正如上述AI产品的“成绩单”中所显示,AI的应用集中在素材生成、智能客服、商机跟进等几个方面,实现特定环节的降本增效,但也尚未形成体系,与行业内所期待的“变革”和产业重构仍相差甚远。

  这显然不是企业的问题,也不是行业的问题,所有关于AI的尝试都只是开始。

  “拿内燃机和汽车类比来看,我们现在做的水平是最开始福特、本茨刚发明的汽车,离特斯拉这样的汽车还有一段距离。”张阔向记者比喻道。

  显然,真正用好AI,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都还需要时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