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大宗:CCER开门红,争宠2025双碳投资

2025-01-23 09:00:48 来源: 卓创资讯

  【导语】CCER自2023年确定重启、2024年启动新项目认定和交易后,虽然在2024年很遗憾的没有看到减排量认定通过,但这并不妨碍CCER项目仍然是双碳目标中亮眼的一刻明星。随着新方法学的发布,CCER项目范围进一步扩大,行业减排和企业降碳的环境收益更容易兑现,气候融资的底气和筹码也更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速度也更快了。

  2025年1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两大CCER方法学的正式稿,分别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CCER—07—001—V01)》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CCER—10—001—V01)》。至此,我国已公布六大CCER方法学。CCER作为碳市场的组成部分、重要的环境价值兑现点,将助力减排降碳,推动双碳目标的同时带给企业更多机会。

  一、知识点回顾: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简单回顾一下知识点:什么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的缩写即为“CCER”,是指在我国境内,由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温室气体利用等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该效果经过监测、量化、核证,并经过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审核、登记并核发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可以在碳市场中进行交易,持有方可以用于碳配额清缴,而出卖方可以获得经济收益——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效益的经济体现”。

  我国CCER是脱胎于《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后来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变化,多次政策的调整后形成了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结合的自愿减排市场,一强制、一自愿,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碳市场和双碳目标的发展。

  CCER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起起落落,在经历了探索期的快速发展后,2017年由于各种原因暂停了项目的备案申请,2023年开始着手重启事宜,最终在2023年10月年出台了《管理办法》并发布了首批4个方法学;2024年1月正式在北京启动交易。(注:CCER的项目备案、减排量下发和交易目前还未建立专门的机构,《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中明确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二、方法学和减排项目:2024的遗憾和2025的开门红

  从上文的CCER发展历史可以看到,2023年10月可以算作CCER重启的时间节点,不仅发布了《管理办法》,同时还发布了首批的四个方法学,分别为《造林碳汇(CCER-14-001-V01)》、《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01-002-V01)》、《红树林营造(CCER-14-002-V01)》。

  2023年10月确定重启,2024年正式开市交易,但2024年能够进行交易的仍然是2017年CCER暂停审理前所核发的“旧CCER(减排量)”,基于新方法学的数十个项目仍然在审核中,从全国碳市场信息网的CCER信息公开栏可以看到,截至发文的2025年1月7日,公示中的项目共有11个,公示结束的项目有50个,已完成登记的项目有1个,公示中的减排量有1个(项目),目前仍没有减排量完成登记。没有看到新方法学覆盖下的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也是2024年的一个遗憾。

  2025年CCER迎来了开门红,两大方法学度过了征求意见期,正式发布,分别为《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CCER—07—001—V01)》和《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CCER—10—001—V01)》。这两大方法学,针对的项目领域分别为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和煤矿的低浓度瓦斯利用。前者属于交通运输领域能耗较高的部分,出台方法学后相关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更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手段减少因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后者主要针对的领域是甲烷的减排,过去很多低浓度瓦斯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难以有效利用,存在大量排空情况。该方法学出台后,旨在规范相关利用项目,比如通过低浓度瓦斯发电、提纯等合理利用方式,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这两项方法学的发布,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方法学体系,拓宽了不同行业参与碳减排、碳交易的路径,有助于充分调动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节能减排领域。

  三、方法学引领减碳的低碳投资

  方法学,是CCER的核心和风向标,是“行动指南”也是“准入门槛”,任何想要申请CCER的项目,都需要符合方法学的要求,其减排量的产生需要基于已发布方法学的一种或几种。可以说方法学为项目开发者和投资者指明了方向。

  2025年已经开始,可以期待更多新的方法学出台,以及CCER和绿证的进一步平衡、发展。新的方法学必然会继续发布,涵盖更多有助于减碳的项目,这也将给不同的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为企业减碳行为谋求环境价值,为减碳项目和气候行动筹措更多资金。

  另外,CCER和绿证的平衡协调发展也需要继续关注:2024年9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及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提到,自2024年10月1日期的两年的过渡期内,适用于《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并网光热发电》的项目有关企业,可自主选择核发交易绿证或申请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这也意味着一个项目不能在绿证和CCER重复兑现环境价值,只能二选一,如何选择才能效益最大化,是2025、2026两年过渡期内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同时,CCER价格的变化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按照《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的要求,2017年3月14日前已获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2025年1月1日起不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这意味着2025年的全国碳市场中CCER的供应量会大幅度减少,CCER的供需结构继续向供不应求移动,CCER的价格上涨值得期待。当然,《通告》中仅提到了不再用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清缴,旧CCER在地方试点碳市场仍然具备价值。

  总体来看,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双碳“窗口期”的收官之年,双碳目标即将跨过社会讨论和政策储备的阶段,真正步入行动密集的攻坚时期,为2030年碳达峰而努力。在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CCER当得上“未来可期”四个字。由CCER而引动的减排项目也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获得市场更多的关注和青睐。

  (更多双碳相关信息和政策解读,请参阅《碳市场观察报告月刊》。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黑芝麻
  • 欧菲光
  • 君正集团
  • 晶方科技
  • 有研新材
  • 英洛华
  • 供销大集
  • 天汽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