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以来订单如何?3家外贸企业这样说
2月18日,在浙江可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塑车间,20台注塑机快速运转,十几名工人正忙着对产品进行分类、检测。
“我们正月初十开工,当天到岗率就达到100%,除了赶制春节放假前未完成的订单,还要加快生产年后开工以来的新订单。”公司总经理陈建勇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传感器、汽车电子电器等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欧美等地。
陈建勇对今年公司接单情况较为满意。“开工后,订单陆续进来,总体比较稳定,目前已排到3月份。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他说。
“今年刚开工,就接到一笔400万元的订单!”新牛顿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仇一波言语中透着兴奋和惊喜,“正月初八开工以来,我们已经接到1000万元左右的长期订单,出口形势相较去年比较乐观。”
对于外贸接单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人欢喜有人忧。
“由于公司刚刚开工两天,春节效应还未消散,市场需求也未完全恢复,目前公司订单量不是很大。”浙江品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方存正在查看今年的订单情况,语气中带着忧虑。
毛方存表示,订单不太理想,除了节日因素外,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对企业接单情况产生影响。
毛方存所言,亦如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1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不惧挑战,企业迎难而上稳订单。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得益于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受到市场欢迎,助推了公司订单稳定增长。”陈建勇坦言。
毛方存说:“公司是一家集制冷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为稳定订单,我们每年投入50万元—15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
新牛顿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电动自提登高车、步行堆高车和电动搬运车等新产品,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仇一波说,公司每年都要投入150多万元用于研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外贸企业应想方设法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打造更多有技术竞争力的产品,助力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走上去”,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展示中国制造的创造力。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
- “宁王”2024年业绩预喜:归母净利润超490亿元
- 赛力斯重组,大消息来了
- 上调评级+调研 业绩高增长公司获券商青睐
- 大幅换仓!刘格菘、林清源持股曝光
- A股逾1500份2024年业绩预告出炉 三大行业景气度回暖
- 星期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多家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喜 彰显韧性和活力
- A股公司密集派发“大礼包” 一年多次分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