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答复涉教培预付费安全提案:对失信机构跨部门联合惩戒

2025-02-19 07:43:5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下一步,教育部将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将培训预收费情况作为校外培训机构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依规严厉惩治违法失信行为。”教育部针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83号提案的答复写道。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部分建议的答复。南都记者关注到,在这则聚焦于校外培训市场预付费安全问题的提案中,教育部的答复不仅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在教培预收费监管方面的工作进展及未来计划,更直面当前部分机构存在的违规收费、“卷款跑路”等消费维权痛点作出回应。

  答复中教育部明确,强化校外培训预收费监管一直是校外培训治理的重要内容,后续将持续通过强化资金监管、推动信息公开、完善信用体系等多项措施,保障学生家长权益,整治校外培训市场乱象。

  严格规范“中间账户”做实培训费资金监管

  从答复中可见,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过《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教监管函〔2021〕2号),明确了对校外培训预收费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全面实施监管。2022年,教育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教监管〔2022〕4号),进一步明确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2023年更是发文明确,校外培训机构预先收取的培训服务费应当按规定作为负债管理,严禁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当前,以银行监管专户为主要方式的校外培训预收费监管制度基本建立。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当前仍有一些机构逃避预收费监管要求,没有将预先收取的培训费缴入监管专户,致使‘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问题偶尔还有发生。”教育部直面问题并表态,下一步将加大预收费监管执法检查力度,按照《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依法依规查处违反预收费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引导,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校外培训消费教育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家长消费保护意识,共同减少侵害学生及家长利益问题发生。

  加大强制信息公开力度

  上线信用“黑白名单”对失信机构联合惩戒

  在答复中,教育部表示,为加强社会监督,此前已推出“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及“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家长可通过平台实时查询机构办学资质、收费标准、教师信息等,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

  教育部指出,2021年该部亦曾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市场监管总局等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按照规定通过网站、收费场所、线上应用程序、公开媒体等途径,将学科类校外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标准、教师资质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校外培训机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以及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扣等价格欺诈行为纳入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内容。

  此外,答复还提到,教育部联合多部门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列入“黑名单”的违规机构将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面临跨部门联合惩戒。其中,营利性机构的相关行政处罚、抽查结果等信息将公示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非营利性机构则由社会组织信用管理体系监管。同时,国家发改委已将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纳入《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4年版)》,为依法依规实施校外培训行业失信惩戒提供了支撑。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多部门联管联控任务和职责,目前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

  教育部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培训机构全面接入监管平台,将预收费合规情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对违法失信行为“零容忍”,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采写:南都记者吕虹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