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意见》共分六部分30条,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改革意味更浓。
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方面,《意见》从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等九个方面作出安排。在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部分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000816),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农业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出现。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对此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握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构建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自主创新平台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改革意味更浓,主要的着力方面为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
《意见》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推进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
谈到创新乡村全面振兴投融资机制时,《意见》提出,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
- “宁王”2024年业绩预喜:归母净利润超490亿元
- 赛力斯重组,大消息来了
- 上调评级+调研 业绩高增长公司获券商青睐
- 大幅换仓!刘格菘、林清源持股曝光
- A股逾1500份2024年业绩预告出炉 三大行业景气度回暖
- 星期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多家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喜 彰显韧性和活力
- A股公司密集派发“大礼包” 一年多次分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