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霸屏 医药行业迎来“AI热”
DeepSeek从中国火遍全球,成为当前最热门话题之一。DeepSeek近期发布的R1和V3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医药行业无论上下游各环节机构和企业都争相将之引入。从辅助医生看病,到设备、管理智能化,再到帮助药企新药研发,还有提高医药终端服务效率和质量,均能看到DeepSeek等AI的身影。
国内引入DeepSeek的医疗机构已超过50家
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三级医院AI辅助诊断全覆盖,多地医院通过接入DeepSeek响应政策。据新快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超过50家医疗机构已引入和应用DeepSeek。
较发达城市的三甲医院反应迅速。广州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等,深圳有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等,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还有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等医院。
一些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也表现积极,包括资阳市中心医院、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等。
一些医院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颇具亮点。据了解,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完成了DeepSeek-R1大模型与自主研发的“临床实验室智慧管理系统”的深度整合,在病理科、检验科进入实践;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部分科室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推出“小悦医生”AI智能体,覆盖导诊、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率先在不同平台部署测试DeepSeek 70B和满血版大模型,通过多模型配置探索性价比最优方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全院医生工作站接入DeepSeek,实时辅助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推荐,尤其在疑难杂症中降低误诊风险。
据了解,目前,DeepSeek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与医院HIS(医院信息系统)结合完成,能够实现智能诊断辅助(医生输入主诉/查体信息后,自动推荐TOP3诊断及依据,实时校验诊断与检验/检查结果的逻辑一致性,降低误诊率、提升检查合理性)、实时病历质控(文书完整性、术语规范性、逻辑矛盾校验,提高病历质量)、医疗资源动态优化(床位智能调度、手术室排程优化,提升手术室利用率)、医保控费与DRGs预判(病案首页填写时,实时预测DRGs分组及医保支付金额,提示错误,减少医保拒付情况)、患者风险预警(通过风险评估、术后并发症预测,自动触发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科研数据自动化(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快速匹配临床试验候选患者,缩短科研数据准备时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月13日举办了一场面向全院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启动会,信息科高级工程师张晓东指出,AI技术的发展正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尤其在推理能力、多模态融合、个性化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吴小剑认为,“人机协同”改变了医生核心竞争力,从信息处理能力转向更高阶的临床判断与价值决策能力,最终在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同时,行业人士也强调DeepSeek必须通过本地化部署引入,一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深层次二次开发,否则容易内外数据会干扰智慧体的训练。
药械企业希望通过AI帮助药物研发
除了医疗机构,国内药械企业也纷纷接入DeepSeek,包括恒瑞医药(600276)、圣湘生物、云南白药(000538)、海正药业(600267)、健康元(600380)、鹰瞳科技、贝瑞基因(000710)、华大基因(300676)等,以提升各方面业务能力。
药械企业对DeepSeek的基础应用,可体现在生产和管理环节的使用。圣湘生物的自研平台“传染病数智化系统”日前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提高传染病数智化系统管理效率,赋能各项AI+医疗业务场景。华大基因基于DeepSeek-V3及DeepSeek-R1的技术优化,降低数据分析成本,提升整体基因检测效能。贝瑞基因利用DeepSeek在生育健康、遗传病检测、肿瘤检测等领域实现检测效率提升,加快检测报告的生成速度,提高整体产出能力,并提升基因检测服务的整体质量。
更多药企寄望DeepSeek能帮助药物研发。据悉,海正药业为推进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阶段的应用落地,已将DeepSeek-R1模型接入其HisunAI,还希望与AI制药公司合作突破新药研发技术壁垒。恒瑞医药在今年春节后已发布内部文件,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DeepSeek应用工作,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将DeepSeek应用情况作为各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助力突破新药研发技术壁垒,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健康元日前表示,DeepSeek等AI模型有助于发现靶点、筛选化合物、设计分子、研究药学、临床研究等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中药企业也在积极拥抱AI。云南白药集团于2月9日上线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依托企业级数字员工“白小柒”“重小楼”及协同平台“白药钉”,加速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升级,提高员工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此外,云南白药还将中医药行业雷公大模型结合升级到DeepSeek版。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被认为是药械企业引入DeepSeek的首要原因。某AI医疗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DeepSeek凭借开源和成本优势,降低了企业们使用大模型的门槛,很多医药企业愿意通过API调用的方式尝试。
或重构医药流通、零售终端“人-货-场”关系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目前医药流通企业对DeepSeek的引入和应用尚处于不断探索与拓展阶段。基于DeepSeek等AI+大数据技术,药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能通过全场景数字化交易平台,靠数据实现从资质在线核验到采购智能匹配、供应链可视化,甚至能够实现GSP认证、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合规风控自动化,跳脱过往的“经验驱动”,未来在医药流通领域将会看到更多应用案例。医药新零售行业上市公司药易购(300937)近期在全面本地化部署DeepSeek,以求加速在医药智能供应链、新零售公私域赋能、智能营销与服务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而在药品零售领域,DeepSeek也在被积极引入和应用。据了解,方舟健客相关通过引进DeepSeek提升解决方案的智能化程度,能处理复杂工作任务、提供精准业务决策支持,而资源开销更具经济性。
“顾客描述症状后,DeepSeek可即时处理大部分的常规咨询,分析病情并推荐用药及搭配保健品,通过关联推荐实现客单价提升,并标注禁忌症提醒,提升服务深度。”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媒体表示,DeepSeek可通过精准营销等应用场景重构医药零售的“人-货-场”关系,使药店从被动销售终端升级为主动健康管理枢纽。此外,DeepSeek还可以绘制会员画像,帮助会员运营管理,完善“预防-诊断-治疗”全链路覆盖与个性化推送,提升客单价和复购率。
行内专家分析称,DeepSeek的API服务定价相对较低,如每百万输入tokens1元(缓存命中)/4元(缓存未命中),每百万输出tokens16元,降低了AI的进入门槛,打破了过去只有大公司能够使用AI的壁垒,让更多公司和个人更易接触和使用AI技术。从医药行业应用方向看,新药研发、设备智能化、诊断体检、医疗服务等预计均会快速推进。
■新快报记者 梁瑜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
- “宁王”2024年业绩预喜:归母净利润超490亿元
- 赛力斯重组,大消息来了
- 上调评级+调研 业绩高增长公司获券商青睐
- 大幅换仓!刘格菘、林清源持股曝光
- A股逾1500份2024年业绩预告出炉 三大行业景气度回暖
- 星期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多家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喜 彰显韧性和活力
- A股公司密集派发“大礼包” 一年多次分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