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什么?怎么“+”
今年的全国两会,在教育领域大家会关注哪些内容?调查显示,人工智能话题受关注度最高。超五成的受访者希望小学至高校增设程度不等的AI通识课程。
AI+教育,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AI+教育,“+”什么?
“双一流”高校扩招“人工智能”本科生北京中小学将开“人工智能”通识课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数字教育正点亮人类未来。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委员,提出了加快推进国家教育智联网建设的建议。
从徐坤委员的发言主题宕开,总书记进一步谈到近期火热的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启智、心灵的培养,不能丢掉对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走上“部长通道”,提到了DeepSeek和机器人。他说,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昨天,清华大学表示拟扩招150名本科生,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也是增加150个名额,重点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学科领域本科招生;武汉大学今年计划招生7300人,增加的招生名额集中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重点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不仅大学越来越重视“AI+”,中小学也一样。
日前,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建成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
AI+教育,怎么“+”?
杭电DeepSeek选修课“首讲”火爆
12校联动超1700人同频上课
想象一下,戴上轻薄的AR眼镜,就能瞬间置身于古代;下一秒,又能穿梭到未来城市。历史人物、科学家、艺术家,都能与你展开跨时空对话,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体验。学习也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知识的边界被无限延伸。
这样的场景或许不再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表示,首都师范大学正在筹建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和传统学院有什么不同?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等方面又有哪些创新?今年1月10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康威视(002415)、安恒、网易、中国移动(600941)、新华三等人工智能行业头部企业签约共建人工智能学院。
前段时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出DeepSeek通识选修课,“首讲”火爆。这门课程与新疆理工学院、浙江传媒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杭州市瓶窑中学等12校联动,线上线下(300959)逾1700人同频上课。
“第一次课上,老师着重讲大模型历史,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技术解析,带领大家回顾了AI从理论萌芽到技术爆发的历程,兼顾学术性与科普性,课程超硬核!”杭电卓越学院大三学生黄一马兴奋地说。
浙江省科协常委、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吉义表示,浙江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
未来,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将与企业、科研机构、学
校等主体同行一道,做好职教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助力学校培养更多具备AI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是“AI”取代教师,还是教师利用“AI”?
“AI+教育”带来无限畅想的同时,也让教师面临着不小的教学压力,甚至引发不少人担忧:“AI”会不会取代教师?
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党委书记、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职业教育分会专家委员郑效其则说,教师的独特性无法取代,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教育教学,一方面能提升教育的效率,比如文件整理、PPT制作、短视频剪辑等,另一方面,对教育者来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表示,相较于用“AI”取代教师,更应该思考AI时代教师的角色与职能应当如何定位。“对于我们教育人来说,要保持学习者的心态,将人工智能内化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教育探索新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认为,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替代部分师资,将最能启迪智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引入人工智能中,进一步赋能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建议,应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项行动,分层分类培训,全员覆盖;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设立AI教学优质案例专区,激励一线教师运用AI。
在杭州,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正在加速推进。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书记、校长赵骎介绍,目前学校引入了AIGC备课大模型,能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备课方案,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
“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直观地量化,数据能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议,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赵骎说。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