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代表团到访中国药促会
2025年3月24日上午,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nd Associations,EFPIA)代表团一行到访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称“中国药促会”)。中国药促会副秘书长鲁晓缇、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坚、百济神州中国区小分子知识产权负责人任为和绿叶制药专利总监王歆燕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深化两协会间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
鲁晓缇副秘书长首先对EFPIA代表团到访我会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了EFPIA在促进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中国、欧洲以及全球创新医药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和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下,中国不断完善创新生态环境,在药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取得了长足进步,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首仿独占制度相继落地标志着我国药品综合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也将进一步加速打造更公平的创新环境,有力保护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活力。中国药促会作为引领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智库型协会,围绕专利期限补偿、知识产权保护等积极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推动者和贡献者。
EFPIA国际事务执行总监Thomas Gelin高度赞赏中国药促会在推动中国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EFPIA及其会员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医药创新周期延长、研发成本攀升的背景下,稳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成为跨国药企的核心诉求。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他表示,EFPIA愿与中国药促会携手,促进中欧知识产权制度的交流与合作,满足患者尚未满足的用药需求。
诺和诺德全球知识产权副总裁Lars Kellberg表示,医药领域创新的特殊性在于其长周期、高风险特征,因此,美、欧、日等国家建立药品专利期限延长(PTE)制度,通过给予最高5年的专利补偿期实现创新与研发投入的平衡,从而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对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的药品,补偿期限不超过5年,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14年,这都有效激发了创新动能。但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多适应症创新药的保护仍存在缺口,可能造成创新药企研发投入与回报失衡,进而降低药企开发后续适应症的积极性。他表示,期待未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在当前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深度推进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坚表示,中国在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的改革稳扎稳打,正在加速与国际接轨,逐步为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及跨国药企带来更多高质量发展机遇。近日公布的数据保护制度的政策征求意见稿展现了严谨的机制设置,形成了鼓励新药好药在中国上市的数据保护制度完整思路,将充分激发本土及跨国药企的创新动力(300152)。百济神州中国区小分子知识产权负责人任为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创新环境已得到显著提高,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等配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的领军者,百济神州既是制度的受益者,更是产业升级的积极建设者。她表示,持续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研发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中欧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合作对于推动全球医药创新、促进新药研发和惠及全球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欧洲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协会,中国药促会与EFPIA也将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全球医药创新研发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也是继中国药促会与EFPIA于2024年9月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后的重要合作。未来,双方也将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中欧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EFPIA国际事务经理Michelle Cabula、诺和诺德高级专利律师刘向昕等参加了此次会谈。
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
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EFPIA)成立于1978年,是欧洲生物医药创新行业的专业协会,会员单位包括37个国家医药行业协会、40家跨国医药公司,以及众多中小型医药企业。EFPIA的使命是构建有助于推动新疗法和新疫苗的创新、研发和可及性的合作环境,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