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华芯邦共建研究院
当前,如何通过架构创新与材料革新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共同探索的命题。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技术难题,3月24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与深圳市华芯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西交利物浦大学—华芯先进半导体校企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据悉,该研究院将整合西浦在智能计算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化研究优势,和华芯邦在芯片设计与封装领域的市场优势和产业经验,聚焦后摩尔时代先进微电子领域的五大核心方向:人工智能芯片感存算一体材料器件架构及电路、高精度高性能传感芯片材料与核心工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硅基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和面向AI计算与物联网的异构集成先进封装技术。
西浦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华芯先进半导体校企联合研究院院长赵春博士介绍称:“这些技术能够为芯片‘升级装备’,例如先进封装工艺可以在芯片内部自由组合不同功能模块,突破单芯片的物理尺寸,实现更高集成度和灵活定制;而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比传统硅材料更薄、导电性更强,芯片体积会更小、性能更强大。”
“通过这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我们致力于以架构创新和材料突破为核心,攻克集成电路、核心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芯片技术灵活适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样化场景需求,打破研产脱节的困境,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产业升级,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卡脖子’瓶颈,向高效率、低功耗、自主可控方向升级。”西浦智能工程学院院长、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林永义总结道。
西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在致辞中指出:“对大学而言,这一合作是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重跃升,西浦作为国际化办学标杆,始终践行‘研究导向型教育’理念。通过联合研究院,我们将依托华芯邦的产业经验,将实验室的前沿探索快速对接市场需求,加速成果转化。同时,校企联合课程、双导师制培养、产线实训等模式,将塑造‘既懂理论、又通产业’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半导体行业输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生力量。”
作为深耕数模混合芯片与先进封测的Fab-Lite模式企业,华芯邦已在苏州、台北设立研发中心,在全国布局三大智能制造基地,形成“设计—封测—制造”完整产业链。华芯先进半导体校企联合研究院院长、华芯邦董事长赖泽联表示,此次合作将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
他指出:“华芯邦能够提供全面的产业需求引导和技术验证支持,而通过联合研究院,我们不仅能获得前沿技术支撑,更将西浦的国际化视野融入企业创新,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探索半导体技术无人区,并通过校企合作、产业链协同和国际合作构建创新生态。”授牌仪式结束后,赖泽联围绕“芯粒先进封装技术前瞻”这一主题作了报告分享,并进行技术交流讨论。
通讯员金画恬寇博现代快报/现代+记者徐晓安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上海传重磅!重组潜力股名单出炉!
- 与小米合作推出新一代AI眼镜?歌尔股份回应:不便透露客户信息
- 离“不卖就禁”只剩两个多月!特朗普团队:将兑现承诺,拯救TikTok
- 涨停复盘: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收涨1.11% AI应用方向集体走强
- 春节8天 2025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来了
- 沪深 300 相对成长指数报3474.6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贵州茅台等
- 沪深 300 相对价值指数报4285.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 机构论市:目前指数上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 【机会挖掘】低空经济政策频发 相关产业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