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上限”:今年三大运营商AI算力继续加速跑

2025-03-26 19:19:28 来源: 通信产业网 作者:党博文

  算力、AI成“主引擎”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移动600941)、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601728)正经历着从传统通信公司向科技公司的深刻转型。

  近日,随着三大运营商财报悉数发布,当中国移动宣布2025年算力投资将达373亿元,中国电信亮出35EFLOPS智能算力资源,中国联通计划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时,一个清晰的信号已传遍产业界,运营商正在从通信服务提供者,向数字科技赋能者全面转型。

  算力、AI成“主引擎”

  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从金融科技到医疗健康,算力和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算力作为AI发展的基石,其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着AI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推理能力,从三大运营商的财报中可以看出,算力与AI已经成为它们投入的关键领域,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中,中国移动在“AI+”应用创新方面表现出色。在算力规模上,2024年智算规模达到29.2EFLOPS,净增19.1EFLOPS,呼和浩特、哈尔滨两个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上线提供服务,接入第三方算力超30EFLOPS。大规模的算力资源为AI应用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AI生态构建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24款AI+产品、39个AI+DICT应用,在政企市场形成了超百个覆盖央企国企、高等院校、行业龙头企业的AI+DICT示范标杆,成功签约项目超500个。在公众市场,“AI化产品”客户合计达到1.9亿户,发布了中国移动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通过不断丰富AI应用场景,中国移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数字化体验,拓展了业务边界。

  在收入方面,虽然无法准确预估算力带来的收入上涨,但是中国移动的云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移动云收入突破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中国电信在算力与AI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算力基建方面,中国电信建成了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全液冷万卡池,并在粤苏浙蒙贵等区域部署了千卡池。自有智能算力达到35EFLOPS,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后,总规模更是达到62EFLOPS,位居国内算力互联调度市场第一。全液冷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算力的能效比,还降低了散热成本,为大规模算力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AI应用方面,中国电信完成了“1+1+1+M+N”人工智能总体布局,推出星辰多模态通用大模型底座,为AI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开发了AI手机、AI云电脑等10余款AI标准化产品,发布了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1万家行业客户。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从收入增长来看,中国电信的智能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195.7%,算力相关收入(如IDC、云服务)也显著提升。这表明中国电信在算力与AI领域的投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联通在算力与AI领域也展现出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在算力资源方面,截至2024财年末,智算规模超过17EFLOPS,支撑起300多个训推一体算力池的运营。算网数智业务收入为824.9亿元,同比增长9.6%,占服务收入的24.0%。这表明中国联通在算网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整合算力和网络资源,为客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在云服务方面,联通云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7.1%,数据中心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7.4%。云服务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国联通的算力服务能力,也为其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不断优化云服务架构,提高服务质量,中国联通在云计算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首提投资“不设上限”:运营商的科技要素之变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的生产力,AI则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关键技术。对于运营商而言,算力与AI不仅是技术革新的方向,更是实现业务转型和拓展新市场的关键引擎,通过加大在算力与AI领域的投入,运营商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推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也正因此,在2025的投资展望中,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首次提出“不设上限”。

  其中,中国移动计划投入373亿元布局算力,占资本开支的25%,智算规模(FP16)超过34EFLOPS,对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覆盖“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中国移动通过大规模的算力投资,保持了在算力领域的规模优势,为AI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布局方面,中国移动推进“双轨布局”,以高精度智算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以弹性推理资源应对市场波动。这种灵活的技术布局使得中国移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算力资源的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中国移动提出“AI领域的台积电”愿景,其算力交易平台上已接入2000家生态伙伴。在医疗领域,移动云与301医院共建的“5G+AI”远程会诊系统,已覆盖28个省级行政区,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国电信在2025年的资本开支计划达到836亿元,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超20%,产业数字化方面占比预计提升至38%,且“不设上限”。

  在战略方向上,中国电信依托“息壤”平台构建算力生态,深化云改数转战略,推动AI技术赋能政务、工业、医疗等领域。通过“息壤”平台,中国电信可以实现算力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算力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中国电信打造“AI+X”生态联盟,其天翼云市场汇聚了2.3万个应用,为行业用户提供了丰富的AI解决方案。

  在应用布局上,DeepSeek出现后,中国电信迅速行动。1月31日,中国电信的天翼云息壤平台、云手机、云电脑、魔乐社区全部上线加载DeepSeek,是国首家加载上线DeepSeek电信运营商和云服务商。2月10日,中国电信推出息壤DeepSeek一体机,市场反响很好。目前,DeepSeek带来的商机已有三千多个,实现签约五百多个,签约额达6个亿。

  中国联通预计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为AI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预留特别预算。

  在技术发力点上,中国联通聚焦基础设施、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AI安全五大领域,推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融合发展。

  中国联通的“元景”生态计划已吸引800家合作伙伴。在金融领域,联通与招商银行共建的“AI风控”系统,使信用卡欺诈识别率提升3倍,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国联通在AI与金融领域融合的能力,也为其在其他行业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综合来看,三大运营商均将AI和算力视为战略核心,但在具体的布局和发力点上各有侧重。中国电信以算力生态为抓手,强化行业应用落地,通过与各行业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推动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移动保持算力规模优势,灵活应对推理需求,通过大规模的算力投资和灵活的技术布局,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中国联通加速AI基础设施布局,探索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聚焦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的研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无疑,当运营商的财报中“算力”替代“基站”成为高频词,标志着通信行业已跨越“修路”阶段,进入“造车”时代。在这场转型中,运营商不仅要做数字底座的提供者,更要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