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小车智走“华容道”
鲁网3月26日讯千帆竞发,船来船往。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呈现出一派“海上春耕”生产繁忙景象。“自从有了双驱小车,我们的工程形象真是一天一个变化,这下给我法拉利都不换了!”项目负责人胡安平抚摸着眼前这辆橘红色小车,自豪说道。
中交一航局承建的苍南县霞关一级渔港工程对带动苍南县渔业经济发展,提高渔区防台减灾能力,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共分为固定码头、栈桥式通道以及接岸引桥三大部分,均为高桩梁板式结构,共需完成1865米的梁板安装工作。因此,梁板安装作为渔港的基础性工序,决定了渔港的建设质量,这对项目团队的技术创新攻关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万事开头难,项目团队首先进行的是栈桥式通道梁板安装施工。“水上安装施工方案基本可以排除,施工水域水深较浅不利于大型起重船进场施工,并且120吨起重船租赁成本过高。”“陆上架桥机的方案我看也不能采用,施工场地小、周边道路狭窄,满足不了架桥机的组装、运行条件。”在方案研讨会上,项目团队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探索一个可行的梁板安装方案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数次推倒再重来的过程,胡安平提出“以整换零”的创新思路,即利用80吨汽车吊搭配运梁平板车进行梁板安装作业,再通过合理的站位,就能够满足现场施工条件。方案确定后,项目团队立即引进相关设备,推进梁板安装作业,先由运梁平板车将梁板运输到指定位置,再由吊车进行起吊安装,周而复始,经过连续1年的鏖战,顺利将882块预制梁板成功安装在了985米长的通道上。
尝到创新的甜头后,胡安平随即着手接岸引桥的梁板安装施工,相较栈桥式通道,接岸引桥更是一条100米长的“华容道”,80吨汽车吊与运梁平板车所需作业面宽度约为13米,而接岸引桥的宽度仅为8米,因此,原方案无法在接岸引桥梁板安装施工中派上用场,又一场改进创新行动势在必行。
“牵牛要牵牛鼻子,我们原来思路没问题,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吊车和运梁车的宽度以适配现场施工。”胡安平在生产调度例会上说道。下班后,项目技术主办马嘉成散步过程中,碰巧看到街旁的儿童正把玩着玩具火车,小火车行驶在轨道上,穿梭在障碍物之间。“对啊,如果我们根据现场实际制作一辆小‘火车’,再搭配吊车站位,不仅宽度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安全、成本等方面也能实现突破。”马嘉成立刻找到胡安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小型运梁车的研发生产之路。
由于没有借鉴经验,项目团队在确保满足受力情况的前提下,首先将汽车吊的支腿方式由“全开”改为“半开”,吊车支腿间距由8米改为5.5米,再除去预留的安全间距,留给运梁小车的空间仅有1.45米。因此,初步设计方案为固定轨道搭配两辆宽1.45米、长2.9米的平板小车。同时,团队通过引桥坡度计算运梁小车的爬行能力后,决定为两辆小车加上双驱动和同步装置,让其动力更强劲,具备稳定爬坡、自由前进倒退及随时制动功能。
仅耗时7天,橘黄色的双驱小车就新鲜出厂,在试验过程中,一辆汽车吊停在引桥与栈桥通道交界处将梁板吊到双驱小车上,工人按下启动键,小车通过提前埋设的轨道成功运输梁板到预定位置上,另一辆汽车吊随即进行吊装作业,双驱小车首战“华容道”便获得了成功,被证明能够运用到接岸引桥梁板安装施工中。相比水上起重船和架桥机等安装方式,双驱小车为项目节约成本近百万,当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时,吊车和双驱小车还可以用来日常的吊装作业和材料运输,真正做到向创新要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在双驱小车的配合下,鼓足干劲,加紧完成剩余码头建设工作,让这座国家一级渔港迸发出更加崭新的活力。”胡安平满怀信心说道。(通讯员张恒)
责任编辑:刘亮亮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