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低空经济事件点评:首张载人eVTOl运营证落地,低空经济商业化提速
2025年3月30日,国泰君安发布了一篇机械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首张载人eVTOl运营证落地,低空经济商业化提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全球首张载人eVTOl运营证OC落地,形成了可复制的标准与模板,全国多地低空经济OC运营证有望陆续获批,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有望提速,飞行器制造环节有望充分受益。1)整机:受益标的为万丰奥威(002085)、纵横股份等;2)动力系统:受益标的为英搏尔(300681)、卧龙电驱(600580)、宗申动力(001696)等;3)飞控系统:受益标的为纵横通信(603602)、中航机载(600372)。 合翼航空OC运营证落地。合肥合翼航空于2025年3月28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式进入付费载人商业化运营阶段。合翼航空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其运营的亿航EH216-S是全球首个三证齐全(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的载人eVTOL。获证后,合肥市民可通过购票体验低空eVTOl观光旅游、城市空中通勤等服务,首期运营场景落地合肥骆岗公园。
从合肥样本到全国范式,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有望提速。此前行业仅实现货运场景的OC认证,此次载人场景的OC证突破为eVTOL的规模化应用打通了关键堵点,率先形成“研发(TC)-生产(PC)-适航(AC)-运营(OC)”商业化全链条闭环。合翼航空于2024年7月提交申请,该证的颁发历时8个月审定流程,为民航局后续审批提供可复制的标准与模板,有望形成“合肥试点-全国复制”的政策扩散效应,全国多地低空经济OC运营证有望陆续获批,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有望提速。
低空经济产业环节众多,飞行器制造环节有望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环节包括低空基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保障等。其中飞行器制造环节技术壁垒较强,政策大力支持eVTOl技术研发,整机制造标准化程度有望提升,eVTOl商业化量产有望加速。根据Lilium数据,动力系统、航电飞控系统在整机价值量中占比分别为40%与20%,价值量占比相对较大,且技术壁垒较高,动力系统与航电飞控系统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1)低空经济产业政策不及预期;2)低空经济技术研发进程不及预期;3)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场景落地不及预期。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