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1日,已有23家券商披露了年报 自营给力!逾七成券商去年净利增长

2025-04-01 07:19:47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截至3月31日,已有23家券商披露了年报,其中逾七成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从财报来看,自营业务表现成为券商业绩分化的关键点。

  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去年中信证券600030)以637.89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17.0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继续稳居行业“双料”冠军,展现出其作为券商龙头的强劲实力。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超过百亿的券商队伍扩容至5家,除了中信证券外,还包括华泰证券(153.51亿元)、国泰君安601211)(130.24亿元)、招商证券600999)(103.86亿元)和中国银河601881)(100.31亿元)。由此不难看出,头部券商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

  中小券商方面,部分券商去年业绩高速增长,成为行业的黑马。其中,华林证券002945)去年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14.54%,红塔证券601236)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66%,达到7.64亿元。也有少数券商去年净利润下滑,如中泰证券600918)、光大证券、信达证券601059)等。

  经纪业务方面,已公布业绩的九成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增长。其中,中信证券以超过百亿的经纪业务收入位居第一,国泰君安以78.43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二。投行业务方面,由于去年IPO规模骤减,券商投行收入普遍下滑。其中,中信建投601066)去年投行收入同比大降近五成。在资管业务方面,头部效应进一步加剧,中信证券以105.06亿元的收入位居第一,广发证券000776)则以68.85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二。

  去年9月下旬,A股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大幅反弹,市场交投持续活跃,这也提振了券商自营业务。总体来看,自营业务成为驱动各家券商业绩回暖的重要动力。

  如果按照“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的口径计算,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位列市场前三。其中,中信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以263.45亿元排名第一,国泰君安、华泰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7.69亿元、145.0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业务收入在大型券商各业务板块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中信证券去年的证券投资业务已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约为38%。

  记者注意到,部分券商自营业务大增导致业绩大增。如华林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去年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7亿元。此外,红塔证券、南京证券601990)、广发证券、东方证券600958)自营业务收入均同比翻倍。

  部分去年净利降幅较大的券商,投资业务不佳成了拖累业绩的重要原因。如中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出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本期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下降等。

  多家券商均在年报中称自营投资业务对于业绩的贡献。如南京证券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在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的背景下,叠加上年同期低基数,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公司全年经营业绩的压舱石。公司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自营业务的稳健发展。

  对于券商业绩,山西证券002500)非银金融团队认为,从业绩预告的披露情况来看,多数证券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同时,在相关政策引领下,市场表现逐步企稳,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日均交易额及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各项业务显著受益,带动证券行业业绩向好。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