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特别报道·财经聚焦|国有六大行去年日赚38.4亿元 分红占比七成为“领头羊”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随着42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完毕,其去年的业绩也均浮出水面。财报显示,2024年,42家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2.09万亿元。其中,有37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14家上市银行实现双增速。另外,国有六大行除了营收利润“一骑绝尘”外,分红占比也超七成。
国有六大行一年共赚1.42万亿元
营收利润先看国有六大行。据统计,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收3.52万亿元,同比增长0.17%;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资产规模合计近200万亿元,日均盈利达38.4亿元。这一增速虽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仍显示出国有大行的经营韧性。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601398)以3658.6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继续稳居榜首,同比增长0.51%;建设银行(601939)以3355.7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紧随其后,同比增长0.88%;农业银行(601288)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820.83亿元,同比增速为4.7%;中国银行(6019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78.41亿元,同比增长2.56%;交通银行(601328)、邮储银行(6016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从利润增速来看,地方性中小银行也颇为亮眼。其中,杭州银行(600926)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一,该行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83亿元,同比增长23.15%。常熟银行(601128)、齐鲁银行(601665)、苏州银行(002966)、江阴银行(002807)、成都银行(601838)、苏州农商行亦表现不俗,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6%、18.02%、17.41%、16.83%、16.22%、16.04%。青岛银行(002948)、江苏银行(600919)、瑞丰农商行、青岛农商行、宁波银行(002142)、上海农商行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均超10%。
国有大行分红占比超七成
与此同时,国有六大行也是本次上市银行分红的“领头羊”,以绝对优势主导了2024年的分红市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合计派现4206.34亿元,占全行业分红总额的7成以上。
其中,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的规模蝉联“分红王”——每10股派发1.646元(含税),派息总额约为586.64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总额约1097.73亿元;建设银行以1007.54亿元紧随其后。
从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上看,交通银行则以32.68%的比例继续稳居第一,其他大行的分红比例均约为30%。
股份制银行的分红表现则呈现明显分化。其中,招商银行(600036)以504.4亿元的分红总额和35.32%的分红比例领跑,连续11年将30%以上的分红率写入公司章程。其董事长缪建民在招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保持比较高、比较稳定的现金分红率,对于为股东创造价值十分重要。
兴业银行(601166)也首次将分行比例提升至30%以上,计划每股分红1.06元,分红占归属净利润30.17%。2025年该行将择机启动中期分红工作,增加分红频次。
中信银行(601998)计划分红比例也超过30%,该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722元,连同已派发的中期现金股息98.73亿元,全年派发现金股息合计194.55亿元,占该行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50%。其董事会秘书张青在业绩会上表示,中信银行将会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在2024年到2026年,力争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保持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以上。
相比之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分红规模则整体偏弱。其中,仅渝农商行(601077)、重庆银行(601963)等派现超10亿元。郑州银行(002936)以1.82亿元的分红终结连续四年“零派现”记录,但其9.69%的分红比例仍远低于行业均值。区域经济差异和资产质量压力,使得中小银行的分红能力与头部机构差距进一步拉大。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