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瞄准药品 医药上市公司应变“有方”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雪 实习生 刘禹希)近日,美国宣布对部分贸易伙伴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引发市场对中国医药企业出口业务的关注。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
4月9日,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就关税影响提问相关医药上市公司。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回应称,受美国业务占比低及全球化布局等因素影响,本轮关税调整对业绩冲击有限,行业整体展现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恒瑞医药(600276)等多家头部药企明确表示,海外业务占比不足3%,美国市场贡献微乎其微。国邦医药(605507)进一步披露,2024年对美出口收入仅4491.91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不足0.5%。此外,奥锐特(605116)表示公司原料药主攻欧洲、东南亚市场,金城医药(300233)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营收占比不足2%,短期影响可控。
面对潜在贸易风险,多家企业选择通过供应链调整与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依赖。健友股份(603707)表示,美国注射剂市场供应链脆弱,中国企业凭借质量与成本优势,议价能力逐步提升。雅本化学(300261)表示,作为医药中间体CDMO供应商,公司与跨国客户建立深度协作机制,通过产能全球化调配缓解成本压力。
医疗器械领域企业同样表现出较强韧性。爱尔眼科(300015)表示,目前公司进口药品原产于美国的药品采购金额仅占所有药品采购金额的2.6%左右,比例极低。原产地为美国的设备、耗材公司都有可替代的欧洲和国产产品,故长期对公司影响也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如自建上游产能)、签订长期价格协议等方式巩固成本优势,同时借助AI技术优化管理效率。
面对短期冲击,企业普遍强调创新与全球化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皓元医药称,已在欧洲、印度建立仓储中心,并加速开拓日韩市场,海外产品储备可保障供应稳定性。恒瑞医药重申将坚定实施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立足主业,持续改善业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医药企业普遍认为,关税壁垒或间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健友股份分析,美国本土药品产能不足,无菌注射剂等高端产品仍需依赖进口,中国药企凭借质量与规模优势有望扩大份额。爱尔眼科则认为,长期看,政策压力将倒逼国内产业链升级,加速眼科设备、耗材的国产化突破。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