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小金属行业点评: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下滑,原料偏紧驱动钨价上移

2025-04-24 09:30:29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5年4月24日,国盛证券发布了一篇小金属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下滑,原料偏紧驱动钨价上移。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事件:4月21日自然资源部下达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WO3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万吨,去年同期6.2万吨,同比-6.5%。结构看,今年第一批指标主要减项来自江西(-2,370吨)、云南(-400吨)、黑龙江(-340吨),部分地区如黑龙江、湖北、浙江等地未下发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指标趋紧;资源稀缺主导钨价上涨行情。今年首批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下滑,一方面源于部分停产老矿山指标出清,另一方面或源于全年指标平滑。去年第一批、第二批分别投放6.2万吨、5.2万吨,全年11.4万吨。今年或参考去年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指标分配,两批指标量级差异呈现收窄趋势。若将今年第一批指标年化,今年总量指标达11.6万吨,同比+1.8%,略低于近五年2.1%复合增速。但考虑到历史惯例,下半年第二批指标通常低于第一批指标,今年全年实际指标预计较去年持平或有减。长时序看,自2018年起,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呈现稳步上行趋势,但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全国主产区加强对非法偷采盗采、私挖滥采、无证开采等行为打击力度并卓有成效,叠加资源自然贫化与指标增长,国内钨矿超采率由2015年155%降至2024年114%。综合来看,国内钨矿供应自2015年达峰后长期面临增长瓶颈,资源稀缺主导钨价上涨行情。 3月出口:出口管制落地,两用物项钨品出口骤降。2月4日商务部发布关于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具体钨品管制物项为:APT,氧化钨,碳化钨,钨铜合金,钨银合金,高密度、高强度钨镍铁/铜合金,相关技术。3月钨品出口量达502吨,同比-63%,25Q1累计出口钨品(不含刀具)2,571吨,同比-25%。新纳入管制列表的碳化钨、氧化钨、APT等粉末制品出口量骤降至0,钨杆、钨条等硬质合金出口量同环比明显下降。钨粉为此前已管制物项,本轮出口管制无明显冲击,25Q1出口量同比有增。偏钨酸铵暂未受到出口管制,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25Q1月出口量出现明显增长或因美国关税落地前的抢出口。

矿端紧缺构成钨价中枢上移主要逻辑,短期弹性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及出口管制流程跑通。全球钨资源供应瓶颈始于2016年,期间虽因贸易摩擦、疫情及泛亚库存扰动钨价下行,但从长期趋势来看,钨产业链以“时间”换“空间”,充分消化需求降速及泛亚积压库存,钨定价逻辑由“需求叙事”切换为“供给叙事”,并开启近20年来最长的上涨周期。在这一范式切换下,钨产业链利润向资源端迁移,表观为上涨周期,钨精矿价格较中游冶炼品更加强势,折扣系数上行。在供给端“明牌”条件下,短期钨价弹性或来自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及出口管制流程跑通。4月23日,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我们认为美国关税扰动或边际趋缓,钨品消费或有改善。另一方面,国内出口管制流程尚未跑通,部分主要出口物项如碳化钨出口量骤降,抑制钨品出口需求。参考此前锗、镓、锑出口管制流程,一般管制物项出口归零后即为拐点信号,出口复苏带动内盘价格上涨。具体至钨品,由于4月初美国关税扰动,钨品管制物项审批流程受阻,出口恢复进程有所延迟,需关注5月审批进程。

投资建议:在“资源品偏紧”与“需求弱复苏”的格局未明显扭转的情况下,资源品仍将占据产业链利润大头,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资源供给偏紧带来的超额利润;同时国内钨品深加工产品高端化、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具备高端加工能力的企业有望受益于后端工艺附加增益。综上,具备资源保供+精深加工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钨行业景气周期。相关标的:中钨高新000657)、厦门钨业600549)、章源钨业002378)、翔鹭钨业002842)。

风险提示:钨矿供给增加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制造业增速不及预期、测算误差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