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天用户破亿,中国移动支付迎来新故事

2025-04-24 21:42:57 来源: 凤凰网财经

  编者按:在扫码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支付宝碰一下”的诞生不是偶然,它得益于中国86%的移动支付覆盖率和手机NFC功能的普及。中国移动600941)支付行业的新故事正在徐徐展开,这场从芯片到场景的全产业链共振,也将给中国数字经济带来新活力。

  2024年6月7日,上海,“支付宝碰一下”诞生了第一笔交易。

  一个月后的7月8日,这项服务在全国6个城市正式上线,并凭借便捷新奇的体验迅速风靡。

  2025年4月24日,杭州,支付宝公布了“碰一下”最新数据:仅用321天就实现了用户破亿,创下中国移动支付普及速度新纪录——远超扫码支付的30个月和刷脸支付的15个月。并且,与传统NFC支付不同,“碰一下”的应用已突破了支付范畴,延伸至点餐、开门、骑行等超300个细分场景。

  “碰一下”的爆发并不是偶然。中国移动支付86%的高渗透率,叠加市面主流手机NFC功能的普及等,为其顺势而生铺平了道路。

  “碰一下”的创新并非单点创新,这背后,产业链的核心成员,以支付宝、蓝思科技300433)、复旦微电子、奥比中光、商米等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支付军团”正悄然崛起,成为推动“碰一下”规模化落地和新一代生活入口崛起的核心力量。通过深度协同,一条从底层芯片、终端设备,到软件开发、硬件制造,从场景落地到生态运营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已然成型。

  01

  新入口,从支付到 “万千场景皆可碰”

  “碰一下”的爆发,源于其极简交互与广泛适用性。相较于二维码支付“打开 App -扫码 -确认”三步流程,“碰一下”模式解锁手机后“接触即完成”的交互范式,进一步压缩支付流程——无须寻找Ap p,无需对准扫码框,两台设备轻触同时,交易已同步完成。

  数据是体现这种穿透力的最佳注脚:“支付宝碰一下”上线仅321天,用户规模便突破 1亿大关,覆盖全国 400座城市、千万级商家、5000+品牌。用户破亿的速度远超扫码支付30个月的渗透周期,甚至比刷脸支付的 1年 3个月更快 ——可以说,它创造了移动支付领域的新“中国速度”。

  更大的,发生在支付之外。这个看似简单的“触碰”动作,从单一的支付功能,进化为数字生活的“万能交互键”。据悉,目前“碰一下”已成功渗透至超300个应用场景,构建起覆盖生活全场景的服务新入口。

  在社区场景,“碰一下”开门、取快递的操作,让“无感通行”成为现实;在出行领域,地铁“碰一下”过闸、共享单车“碰一下”解锁,重新定义了“秒级通行”;在零售环节,从自助货柜到超市收银,“碰一下”让“即触即走”成为消费新常态;在公共服务中,医院“碰一下”号、景区“碰一下”入园,正在消除传统服务的“数字鸿沟”。

  这种“支付 +场景服务”的生态模式,让“碰一下”超越了工具属性,成为连接用户与商家的“超级数字化入口”。

  而这背后,是中国支付产业通过“技术研发 -硬件升级 -商家协同”全链路创新,构建的全球领先数字生态体系 ——它不仅是一次支付体验的升级,更是中国数字经济从规模扩张迈向深度赋能的标志性跨越。

  02

  中国新一代支付军团浮出水面

  原以为二维码支付已经极致便捷,而以“碰一下”为代表的NFC技术,则为移动支付产业开启了更具想象力的新篇章。

  这场静水流深的革新背后,是一支由硬件厂商、支付平台、服务商和商户组成的“新支付军团”的崛起。

  与传统的扫码支付生态相比,这支新军团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差异:硬件制造商成为核心参与者,而NFC技术天然的开放性更催生出远超支付边界的场景革新。

  支撑这场生态跃迁的,是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多年来形成的集群优势:

  在芯片技术领域,复旦微电子作为支付宝的战略级合作伙伴,其自主研发的NFC芯片成为“碰一下”设备的心脏。并且,今天,复旦微电子还宣布与支付宝发布“碰一下”专用芯片,让用户体验更极致,并将实现超千万级的规模化应用,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而蓝思科技充分发挥其全产业链整合优势,为“碰一下”支付打造了整机解决方案。随着“碰一下”支付终端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蓝思科技凭借这一核心业务也有望实现了业绩的跨越式提升。

  奥比中光为支付生态系统注入了创新的生物识别维度。其自主研发的AI视觉算法能够实时智能分析支付场景,有效识别并防范欺诈风险,与支付宝智能风控系统形成协同防护机制。

  此外,友宝、商米等场景服务商凭借其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加速了“碰一下”支付在各商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这一由芯片制造商、硬件方案商、安全技术提供商和场景服务商共同构建的完整产业生态,为“碰一下”支付的快速普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这支新军团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整合,更在于其构建的生态协同效应。硬件厂商掌握终端入口,支付平台提供底层能力,服务商连接商业场景——这种新型分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在生态中找到增值空间。

  正如移动支付曾重塑商业形态,“碰一下”或将再次定义支付的边界:当支付彻底融入硬件、隐于场景,其价值就不再局限于交易本身,而成为连接智能生态的基础设施。

  在这场支付生态的迭代中,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某个单一玩家,而是整个中国智能硬件与移动支付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当技术、制造、场景的齿轮紧密咬合,“碰一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3

  支付龙头带头,“碰一下”模式迎来发展加速度

  “碰一下”的破局之路,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数字支付产业在技术攻坚、生态协同与场景深耕中的多维进化。

  这场看似简单的近场支付创新,实则是中国企业完成“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商业落地”全链路能力跃迁的缩影——当芯片制造商、智能终端厂商、支付平台与金融机构在统一技术标准下形成共振,支付创新便从实验室走向市井巷陌,在早餐铺的零钱盒与连锁商超的收银台之间,架起一座无缝衔接的数字支付桥梁。

  当技术创新不再停留于即刻尝鲜,而成为街头巷尾的普惠设施,中国支付产业正在完成从流量竞争到价值深耕的范式转换。

  支付宝在此次变革中扮演的角色,已超越单纯的支付工具。其以“产业连接器”的定位,通过技术标准输出与生态资源整合,在支付入口与商业服务之间构建起数字化枢纽。

  与此同时,支付宝宣布启动“百亿商家助力计划”,更是这场移动支付革新的加速器。

  百亿资源投入“碰一下”生态的举措,将以设备升级、消费激励、场景开放三大举措,加速“碰一下”生态扩张。这既是技术攻坚的持续加码,更是将资源和红利转化为商户数字化能力的战略落地和上下游供应商的增长动能。这将给支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加速度,也给产业链带来新的机遇。

  市场预估,支付宝未来3年将投入亿级“碰一下”设备,这不仅将大幅提升商户端的数字化水平,更将带动整个供应商实现价值跃升。例如,复旦微电子的芯片订单随设备铺设激增,蓝思科技的硬件产能持续爬坡,奥比中光的3D传感模块需求扩大。

  在移动支付渗透率突破86%的后红利时代,“碰一下”的突围揭示出产业竞争的新维度:从用户规模的横向扩张,转向产业纵深的立体构建。这种纵深体现在芯片研发与早点摊需求的精准对接,也彰显于技术标准与小微经济的深度融合。

  当支付创新不再是昙花一现的技术烟花,而进化为贯穿产业链的系统能力,中国数字经济正在书写从规模驱动到质量跃升的新叙事。那些发生在菜市场、便利店里,“碰一下,支付成功”声音此起彼伏的瞬间,恰是这场支付新故事最生动的注脚。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