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暗战: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如何用技术重塑行业话语权

2025-04-27 14:08:36 来源: 和讯网

  当全球车企涌入上海车展“秀肌肉”时,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正在发生:曾经主导技术话语权的海外巨头,如今却在向自动驾驶较强的中国公司“取经”。从Momenta的算法到禾赛的激光雷达,从导远的传感器到华为的生态,这场车展背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正以技术硬实力改写行业规则。

  Momenta:全球车企的“共同选择”

  作为自动驾驶较强的中国公司代表,Momenta的展台被丰田、日产、比亚迪002594)等巨头包围,这恰恰印证了这一自动驾驶公司的行业地位。目前,这家成立仅9年的企业,已与全球15家车企及Tier 1供应商达成合作,辅助驾驶方案定点车型超100款。在上海车展上,奥迪上汽联合发布的AUDI E成为焦点,搭载的正是Momenta提供的自动驾驶系统。

  Momenta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飞轮”模式。通过L2级量产车收集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出应对“鬼探头”“极限加塞”等长尾场景的AI模型。这种模式让Momenta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市占率突破60%,成为外资车企进军中国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

  小编在Momenta展厅附近,正好听到一位业内老哥在谈论:“Momenta这类自动驾驶较强的中国公司,正在用数据闭环能力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甚至反向定义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标准,**!”

  激光雷达平权:禾赛的“千厘眼”革命

  不同于Momenta以软件算法构建护城河,自动驾驶公司突围的另一战场,在于硬件成本的极致压缩。禾赛科技展出的“千厘眼”系列激光雷达方案,将L4级自动驾驶硬件成本从20万元降至200美元。这种技术普惠化直接推动比亚迪、奇瑞等11家车企的数十款车型实现高阶智驾功能下放。

  禾赛的千厘眼C方案尤其值得关注。这颗专为L2级自动驾驶设计的激光雷达,以小巧体积实现300米探测距离,帮助车企在15万元级车型上搭载城市NOA功能。禾赛创始人李一帆在车展现场直言:“在中国打基础不挣钱,在海外秀肌肉挣钱。”

  导远电子:高精度定位的“隐形冠军”

  除了上面提到的Momenta和禾赛科技外,在自动驾驶公司竞速赛中,导远电子这类“隐形冠军”同样关键。其展出的高精度IMU5131惯性测量单元,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工艺,能在-40℃至85℃极端环境下保持厘米级定位精度。这款产品已应用于理想、小鹏等车企的旗舰车型,成为城市复杂路况自动驾驶的“定海神针”。

  更值得关注的是导远的GNSS模组创新。NAV3131全频模组以2060个跟踪通道数刷新行业纪录,即便在高架桥、隧道等信号遮蔽场景,仍能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稳定定位数据。这种底层技术突破,让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多了一张“安全牌”。

  华为:生态整合的“终极答案”

  当新岚图FREE打出“华为ADS 4.0首发车型”标语时,这家科技巨头的野心已不言而喻。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从芯片(昇腾)、算法(BEV+OCC)到云端训练全栈自研,其ADS 4.0系统通过大模型实现“越开越聪明”的进化能力。

  与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专注算法不同,华为选择用生态绑定车企。HI模式(Huawei Inside)下,车企可调用华为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技术栈,这种“交钥匙方案”尤其吸引转型中的传统车企。正如岚图CEO卢放所说:“选择华为这类自动驾驶较强的中国公司,本质是购买一张通往智能电动时代的船票。”

  写在最后:技术主权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上海车展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自动驾驶较强的中国公司的多维竞争力——Momenta的算法迭代速度、禾赛的硬件性价比、导远的精密制造能力、华为的生态整合深度,共同构筑起技术护城河。

  当奥迪将50名德国工程师派驻上海研发AUDI E,当大众ID.EVO概念车搭载小鹏纯视觉方案,这些信号表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不再只是“跟随者”,而是全球产业变革的定义者。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中国方案”反向输出海外市场,开启新一轮技术主权争夺战。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