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医药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2025年5月12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产业调整接近尾声,指数率先企稳回升 疫情高基数、医疗合规化、产业内部调结构等多因素搅动下,近两年医药板块整体经营有所波动:2025年第一季度,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增速-6.13%,归母净利润增速-9.68%。我们认为,产业调整已接近尾声,医药指数已先行企稳回升:受行业整体经营承压,2021年来医药指数整体波动下行,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指数逐步底部企稳。当前阶段,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并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医药政策稳中向好;老龄化背景下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快速增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等长期产业趋势未曾变化,后续随着创新药驱动制药板块新周期、医疗合规常态化及消费医疗逐步回暖,医药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指数也有望向上。 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化学制药及生物制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存量仿制药对板块影响边际减弱,受益创新药国内放量+出海驱动增长,叠加运营质量提升,多数制药公司业绩稳健,制药板块迎来商业化新周期;国内创新药企业正快速接轨全球,“license-out”不断涌现,商业化环境逐步改善,同时,行业竞争格局在改善。创新药产业链:随着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及国内持续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叠加减肥药等现象级的大药放量,制药产业链在2025Q1业绩见底回升,板块有望迎来新机遇。消费医疗:消费属性更强的专科医疗服务、中/化药贴膏及眼科用药/械、中药品牌OTC、医药商业、血制品及疫苗等细分赛道有望受益国内宏观政策加码后消费能力的逐步恢复。中药:我们建议精选经营真改善,能够穿越疫情周期的公司;首选有政策支持及新品种驱动增长的中药创新药细分赛道;同时,静待基药目录调整等利好政策驱动板块向上。医疗器械:国内DRGs、集采、医疗合规化等扰动因素仍存在的背景下主要寻找阻力较小、短期有业绩,长期有成长的赛道,方向上精选出海、院外消费医疗器械及设备更新换代等,关注2025H2板块拐点的机会。
推荐标的
制药及生物制品:三生制药、诺诚健华、泽璟制药、科伦博泰、百利天恒、信达生物、智翔金泰、康诺亚、和黄医药、恒瑞医药(600276)、人福医药(600079)、恩华药业(002262)、兴齐眼药(300573)、华东医药(000963)、东诚药业(002675)、京新药业(002020)、科兴制药;CXO及科研服务:药明康德(603259)、药明合联、药明生物、康龙化成(300759)、博腾股份(300363)、药石科技(300725)、诺泰生物、九洲药业(603456)、皓元医药、毕得医药、奥浦迈、百普赛斯(301080)、药康生物、阳光诺和、阿拉丁、药康生物;医疗器械: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爱博医疗、三诺医疗、翔宇医疗;原料药:健友股份(603707)、奥锐特(605116)、华海药业(600521)、普洛药业(000739)、博瑞医药。中药:东阿阿胶(000423)、江中药业(600750)、天士力(600535)、悦康药业、佐力药业(300181)、方盛制药(603998)、羚锐制药(600285)、济川药业(600566);医疗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锦欣生殖、通策医疗(600763)、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002044);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老百姓、健之佳(605266)、九州通(600998)。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医疗行业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