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科技新突破 智慧驱动 再生水循环利用新实践

2025-05-13 18:14:37 来源: 鲁网

  面对全球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治理的双重挑战,北控水务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智慧运营为支撑,探索出一条“污水变资源、资源促发展”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新模式。通过太原与成都两大标杆项目,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新利用”——将再生水拓展至工业、生态、能源等多领域,构建了“科技赋能+模式创新”的循环经济体系。

  太原模式:分质供水+余热利用,再生水价值深度释放

  在“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生态目标下,北控水务集团打造的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以“分质供水”为核心,开创了再生水多元化利用的新场景。项目采用“双膜工艺”技术,将污水处理厂出水转化为高品质一级除盐水,日供水规模达6万吨,二期将提升至9万吨,为清徐经济开发区等工业用户提供稳定水源,大幅降低企业取水成本。

  针对太原市生态用水不足的痛点,北控水务创新构建再生水时空调度系统,通过164公里管网与分质供水体系,将再生水精准输送至汾河生态补水、园林绿化及城市杂用领域,助力实现“水量丰、水质好、风光美”的治理目标。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突破传统再生水单一用途限制,探索余热回收技术,利用再生水为周边区域提供清洁供热服务,实现“一水多用”的资源叠加效应。

  这一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北控水务在“水务科技”与“水务运营”的双重突破。通过智慧调度平台,实时优化管网压力与水量分配,确保每一滴水“物尽其用”。太原项目不仅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典范,更以“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理念,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成都实践:地埋式+智慧化,基础设施与城市共生

  在成都市双流区,北控水务以“地埋式再生水厂+地上生态公园”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价值边界。成都双流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项目处理规模达10万吨/日,采用“预处理+AAOA+MBR”双线工艺,集成SSgo一体化预处理、可调式多点进水AAOA等前沿技术,箱体用地指标低至0.1493平方米/立方米,创国内用地集约化新标杆。

  项目突破传统污水处理厂“邻避效应”,将生产设施隐藏于地下,地上空间打造为开放式生态绿地公园及科普教育中心,实现“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与城市界面的有机融合。作为天府生物城与公兴片区的核心水处理单元,项目不仅承担中电子熊猫等企业的工业废水处理,还服务81万远期人口的生活污水治理,成为“产城融合”的纽带。

  在运营层面,北控水务依托自主研发的BE-cloud智慧管控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运行与区域集约化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质、能耗及设备状态,动态优化处理工艺,使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这一“智慧水务”模式,不仅为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供支撑,更成为全国地埋式水厂的标杆范例。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再生动力,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北控水务将持续提升污水处理回收利用能力,推动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再生水为纽带,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城市繁荣,书写人水和谐、资源永续的新篇章。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