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材料大会在深圳召开 光启技术荣获“规模化量产技术”奖项

2025-05-18 16:41:19 来源: 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齐金钊)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日前在深圳召开。作为国内超材料领域的行业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企业的近3000名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超材料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在本届大会上,光启技术002625)荣获“规模化量产技术”奖项。

  在本届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表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超材料发展不仅关乎材料科学的进步,更将深刻影响众多行业的变革。近年来,我国在超材料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从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诸多挑战。他呼吁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攻克超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难题,推动我国超材料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表示,光启技术作为超材料领域的先行者,始终致力于将超材料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光启技术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为推动我国超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超材料作为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众多科研人员和企业竞相关注的焦点。它打破了传统材料的性能局限,为解决许多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谈及推动超材料面向更多市场应用与产业化,以及超材料技术未来的发展路径时,刘若鹏提出“底层重构”理论,强调超材料作为底层技术需对传统行业进行系统性变革。他认为,超材料若要实现跨领域应用,需从原材料、中间件、成品设计到工艺流程及全产业链设备进行颠覆性创新,且技术路径需深度契合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

  刘若鹏表示,当前超材料已在部分领域展现出“既要又要”的复合功能特性,但完全跨行业的深度融合仍需进一步突破。超材料的终极目标并非局限于单一功能优化,而是推动声学、电磁、结构等多维度技术的融合。这一愿景的实现,既依赖超材料技术本身的持续突破,更需产业界与学术界协同构建跨学科协作机制,从底层逻辑重新定义材料、工艺与设备的创新范式。

  在本届超材料大会“十大进展”发布环节,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发布了年度中国超材料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涵盖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两大类。其中,刘若鹏带领团队凭借在超材料规模化量产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荣获了超材料十大进展奖项中的“规模化量产技术”奖项。

  南京大学教授陈延峰表示,光启技术在超材料产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科研团队和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超材料的产业化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光启技术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值得行业学习。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