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BD激发市场情绪后 下一个会是创新疫苗吗
2025年5月底以来,港股和A股创新药板块轮番上演“普涨”行情,在本土创新药“出海”收获大单,以及监管利好政策的接连推动下,二级市场创新药板块行情延续上涨至今。
创新药板块行情来了
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与辉瑞的交易,首付款12.5亿美元及潜在总金额超430亿人民币,创国产创新药出海纪录。此后,本土创新药企业接连发布消息,与跨国药企的达成多个BD(商务拓展,常指药企之间的管线授权),进一步引爆市场热情。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65.50%,创新药指数上涨24.83%。7月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A股、港股创新药板概念继续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创新药资本热潮中,目前还有一个相对“低调”的板块,即本土创新疫苗。据Frost&Sullivan预测,到2030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将达1310亿美元,而2022年,四家头部跨国药企占据全球疫苗市场产值约75%的份额,高行业集中度,对于本土创新疫苗企业而言,也意味着“国产替代”“后发追赶”的机会。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一些拔尖的本土疫苗企业,从跨国巨头手中拿下一部分市场,也在一些创新品种领域和海外企业达成BD合作,“出海”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人二倍体细胞狂苗,创新疫苗国产替代样本
6月27日至29日,由急诊外科联盟等承办的“2025急诊外科年会”在厦门举行,会议聚焦急诊外科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吸引了全国近千名急诊医学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会。成都康华生物(300841)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康华生物300841.SZ)作为狂犬病防控领域的领军企业,携其核心产品HDCV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亮相展会,在会议期间备受关注。
来自漳州医院的蔡志仕主任在会上分享了《国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最新研究》,他提到:“我国狂犬病疫苗发展迅速,紧跟国际趋势,从动物神经组织到动物源细胞再到人源细胞培养疫苗。通过既往研究表明,国产HDCV不仅拥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同时安全性显著优于其他种类狂犬疫苗,适合全人群使用。
康华生物成立之初,中国狂犬疫苗市场仍以Vero细胞(动物源细胞)疫苗为主流。这类疫苗成本较低、工艺成熟,但存在潜在免疫原性风险。彼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推荐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为“金标准”,但其技术难度高、生产成本昂贵,全球仅有法国赛诺菲巴斯德一家企业掌握规模化生产技术。康华生物选择迎难而上,以微载体培养技术为突破口,历经十年研发,于2014年率先在国内推出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一举填补技术空白。
而今,HDCV作为国内最早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之一,自上市以来其疫苗已累计销量超3000万剂次。通过技术持续的改进,始终保持着产品质量的稳定发展,康华HDCV拥有目前国内人用狂犬病疫苗领域最多最全的循证医学证据,成为当之无愧的“金标准”狂犬病疫苗。
从出海到价值回归
如果说康华生物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后来居上”,代表本土创新疫苗成功实现国产替代,那么瞄准全球领先的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则意味着本土创新疫苗厂商已经成功布局全球市场。
2024年1月,康华生物通过签署许可协议方式已实现技术出海,并取得了1500万美元首付款。在成功实现出海后,2024年12月,康华生物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又取得国内临床试验许可。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每年导致近7亿人感染、20万人死亡,但至今尚无疫苗上市,传统研发路径因病毒变异快、体外培养难而屡屡受挫,康华生物的六种诺如病毒则是在研价次最高的多价诺如病毒疫苗之一。
重组六种诺如病毒未来的市场有多大?根据行业研究报告,在美国,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带状疱疹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前)的负担相当,以轮状病毒疫苗做类比,2022年推荐婴儿常规使用2022年净销售额为14亿美元。在中国,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测,2026-2031年诺如病毒疫苗市场规模可由15.3亿元增长至22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1.85%。
以康华生物为代表,中国创新疫苗正依靠一个个的“大单品”实现突围、突破。某种意义上,此轮创新药BD激发市场追捧的热情,也是本土创新药企业的价值回归,而下一个价值回归的主角会是创新疫苗吗?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