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落地名单制管理

2025-07-18 08:56:03 来源: 金融时报

  7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决定收回7家助贷机构涉金融事项经营资质,银川信融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在列。

  今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持续释放出规范助贷的鲜明信号。与此同时,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公布合作助贷机构名单。助贷正迎来更为严格的合规考验。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宁夏此次清理的大多是地方线下助贷机构,主要为区域内的民营企业、个人及非法人组织提供助贷、转贷及相关咨询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存在严重的信用问题。企查查信息显示,宁夏上善助贷中心(有限合伙)共有8条自身风险,包括司法诉讼8条。此外,该企业实控人周辉于2025年7月被法院立案成为被执行人并收到限制消费令;宁夏共卓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曾用名:宁夏固原金超助贷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控人李建博4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名下有多条限制消费令。

  2024年起,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手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积极配合,通过清理违规机构来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今年以来,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3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聚焦贷款领域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理赔,信用卡领域不正当反催收等重点方向,依法严打信用卡诈骗、骗取贷款、贷款诈骗、保险诈骗、非法经营、虚假诉讼、合同诈骗等各类犯罪活动。

  监管部门通过逐步将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清理出市场,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广东、深圳等地已开展大规模排查工作。近期,深圳有10余家银行共同声明称,未与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并提醒消费者警惕相关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套路,谨防上当受骗。

  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响应监管要求。

  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4家持牌金融机构发布了与助贷业务相关的合作白名单,涉及180家合作机构。14家持牌金融机构中包括消费金融公司。

  7月初,平安消费金融公布了17家合作的营销获客机构名单。截至目前,除了平安消费金融外,还有尚诚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等5家消费金融机构公布了助贷合作方名单。

  从披露情况来看,互联网助贷市场呈现明显的头部聚集特征,蚂蚁、美团、抖音、京东等平台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合作名单中高频出现。

  从目前已披露的助贷合作机构名单来看,合作方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是纯助贷导流平台;第二类是联合贷款机构,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出资、自主风控的联合放款;第三类是融资担保机构。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名单制管理的落地,能够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为持牌机构自身权益与同业合作带来更加充分的保障。后续会有更多持牌金融机构披露与更新合作机构名单。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合规经营水平,更加重视合规经营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