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跨境金融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2025-07-22 16:28:12 来源: 金融时报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央企跨境金融业务备受关注。

  自6月末率先迁址至雄安新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所属持牌金融机构——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化财务公司”)外汇业务“搬家”也如期而至。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7月20日,中化财务公司外汇业务已迁移至雄安新区并顺利落地首笔业务,成功实现了全国首次跨境资金池跨区域迁移。

  “中国中化的成员企业具有分布全球化、产业布局多元化的特点。”中化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迁移涉及外汇业务范围广、规模大、账户多,覆盖中国中化境内外成员企业140余家。”

  将外汇业务根基扎进雄安,实现外汇资质无缝衔接只是第一步。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化财务公司将充分发挥外汇业务优势,持续开展政策研究与业务创新,不断提升全球化资金运营与金融服务能力,为境内外成员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外汇金融服务。

  依托政策支持,央企金融板块在跨境金融领域加速实现业务模式突破、资源聚合以及功能升级。近一段时间,一批涉及大型央企跨境资金统筹调度、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产融协同正在加速推进,央企财务公司在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场景创新方面实现多点突破。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南方电网下属南网财务公司获批接入CIPS系统,企业的结算统一管理进入新阶段。

  更多元化的创新应用也接踵而至。近期,通用技术集团下属通用技术财务公司联合广发银行,率先上线CIPS跨行账户实时查询服务,开创该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应用;随后,在跨境清算公司的支持下又落地CIPS非直连行资金归集功能,为进一步提升集团资金集中度、透明度,强化资金日常监管提供了新工具。

  7月中旬,东方电气600875)集团下属东电财务公司通过CIPS系统为某成员企业的阿塞拜疆戈布斯坦光伏项目支付了一笔金额为4.47万美元的服务费,该交易也是四川省首笔通过CIPS系统办理的外币支付业务。

  政策引导与市场响应同频共振,正是央企跨境金融创新的突出特征。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专职副会长陶东平表示,财务公司扎根于企业集团,如何发挥自身禀赋优势,提供精准、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集团在“出海”时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配置、防范汇率风险,是财务公司新时期发展的一大课题。

  不只是CIPS,在跨境支付、跨境结算等领域,央企金融板块的创新实践同样与政策导向深度契合。比如,中石油集团下属中油财务公司创新开展多品种自营衍生交易,灵活调剂跨币种资金,助力企业本外币资金池一体化管理和资金运作。又如,建筑类央企——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下属电建财务公司通过“特惠利率美元存款产品”和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联动,推动集团境内外币资金归集率突破70%。

  此外,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管理方面,财务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日前,招商局财务公司协同中国外运601598)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顺利完成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业务。“在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框架下,我们积极协调同业资源,联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闭环服务。”招商局财务公司结算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中化财务公司同批迁入雄安新区的华能财务公司,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应用探索形成规模化、多场景的格局。“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发CIPS直连系统、应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工具,不断提升跨境结算效率,为华能集团全球化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据华能财务公司相关业务人员介绍,截至2025年5月末,华能财务公司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累计突破30亿元人民币,涉及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分红款支付、货物贸易款项支付,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外债借入、外债还本付息等多种业务场景。

  依托政策窗口、聚焦产业痛点的创新实践,财务公司为金融服务实体企业“出海”提供了鲜活样本。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