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年系列】中欧碳市场政策与对话合作项目核心专家王庶:依托国际合作推动碳市场发展

2025-07-23 22:32:35 来源: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近日,上海环交所顺利举办“完善碳市场定价机制 释放全国碳市场活力”研讨会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宣贯会。中欧碳市场政策与对话合作项目核心专家王庶出席本次活动,并围绕如何利用国际合作推动碳市场发展作专题演讲。

  王庶表示,推动碳市场发展需高度重视国际合作提供的多维价值,当前尤应关注六个关键方面:一是扩展。目前全球碳定价机制和自愿减排市场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低碳转型提供坚实支撑;二是联接。国际碳市场呈现加快互联互通的趋势,创新机制层出不穷,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特征的碳市场互相联接提供了多元化路径;三是差异。要充分考虑碳市场在交易价格、要素设计和发展阶段上呈现高度多样性,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路径与方式;四是相似。不同碳市场在减排目标、覆盖行业、MRV要求等要素上异中有同,为国际碳市场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五是扰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全球经济波动、能源价格震荡、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内外部因素对碳市场形成挑战,更需要各国合作应对;六是合作。在全球碳市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多边交流、技术合作与规则联动是未来方向。

  王庶指出,当前碳定价机制已覆盖全球近三成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定价机制产生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为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碳市场的发展正逐步拓展不同机制间、不同区域间的联接。比如在《巴黎协定》第6条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正有序向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PACM)转化;日本通过双边碳信用机制(JCM)与多个伙伴国开展深度合作;新加坡、英国及肯尼亚牵头组建区域碳市场联盟等。

  不同地区的碳定价机制设计存在显著的多样性。对此,王庶认为,碳市场的差异性不可忽视,既反映出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对制度设计和监管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不同碳市场所展现出的“异中有同”的结构,也构成了深化合作的现实可能。面对地缘政治、能源价格、产业转型等不确定因素,全球碳市场的合作不应止于理念共识,更可以在总量控制、交易规则、风险防控、专业技术等层面协同发力。

  王庶强调,碳市场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全球绿色合作的重要平台。相信通过合理利用多边与双边碳市场合作对话机制、参与碳交易机制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技术交流共享等路径,能够有效推动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