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锚定最低价 国家药品集采明确反内卷

2025-07-25 06:15:33 来源: 证券时报

  7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规则调整,意味着中国药品集采进入了“质价平衡”的新阶段,对于医药行业更加健康发展有风向标作用。

  从价格转向价值

  发布会上,施子海表示,药品价格是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执行政府指导价以外,其他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但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滥用自主定价权。国家医保局坚持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药品价格治理能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集采药品的价格波动曾引发各界争议。今年3月17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公告称,间苯三酚注射液相关企业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梦智森”)和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太极”)被罚。此前,在第10批国采竞价现场,海梦智森(委托四川太极生产)报出0.22元/支的低价,相较最高限价降幅超九成,相较第二顺位企业0.44元/支的报价,降幅同样高达50%,引发市场极大争议。

  “此次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后续应该不会出现此类争议事件,医药行业也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导向’,对行业生态,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创新药企,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防止非理性竞争,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推动资源向高质量仿制药和创新药倾斜,加速产业升级。”南京一家创新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两款新药正处于临床阶段,更加健康的行业生态坚定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的信心。

  浙江一家药企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消除了唯低价中标的可能性,对公司涉及集采产品是重大利好。“我判断,已经集采过的应该不会改变,而即将到来的第11批集采中,我们将根据公司相关产品成本情况进行合理报价。”该负责人说。

  “规则优化对研发能力深厚、产品梯队完善、质量管控严格且供应保障扎实的企业将形成长期利好,将有力助推医药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华东医药000963)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一直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深耕创新研发与质量体系建设。新政策下,公司将积极响应,凭借长期积累的创新实力、卓越的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级市场积极回应

  据了解,在此次发布会之前,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启动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相应的集采优化措施也同步提出。

  资本市场对集采政策调整反应迅速,多家仿制药企股价上涨。化药板块7月15日以来快速走强,截至7月24日累计上涨近5%,跑赢上证指数近3个百分点。仿制药企一品红300723)7月15日以来最高上涨近40%,奥赛康002755)股价也创下近十年新高。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杜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的集采优化措施,整体利好医药行业。“新的举措大概率会给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不用以负毛利博取订单。而且,之前集采中,过低的报价可能使企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比如听说有企业申报的原料和正式生产批次的原料不同,最终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活性,以及品质难以保证。希望政策出来以后,这种现象能够减少。”杜艺告诉记者,还希望监管能够落实配套政策。比如,加大检查覆盖、严格规范仿制药审查、灵活控制采购量的同时,兼顾民众购买集采药物的意愿,既保障民众选择原研药或其它药物的权利,又监督医疗机构对于集采药物之外其它药物采购的利益交易。

  华大共赢合伙人王磊表示,集采优化政策很合理,重疗效前提下最优价格方案,而不是最低。这样可以防止药企低价围标,另外也有利于仿制药企业的龙头企业强者更强。兴业证券黄瀚洋也认为,新规则对行业的影响肯定是正面的,更能保障质量,对后续集采品种利润率也是边际向好。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认为,新的规则有助于科学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往“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的方向转变,进而促进国内仿制药市场生态圈健康发展,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部分赛道降价影响已出清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品;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形成了协同补充的格局。业内人士认为,集采是治理价格虚高的有效途径,推动了行业秩序逐步规范,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促进群众用药质量和可及性的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在10批集采中已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

  进入集采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往往会有较大降幅。据公开数据显示,药品国家集采前九批平均降幅为55%,降价区间维持在50%至60%。第10批集采未公布平均降幅,据米内网不完全统计,中选结果中超过50个药品降幅超90%。除了药品外,医用耗材国采也经历五年时间,先后有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脊柱耗材、人工耳蜗等产品大幅降价。

  国元证券认为,当前,集采范围已拓展至化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和IVD器械耗材等多个不同的领域,且仍在持续加速推进,生物类似药、化学发光等领域未来也将逐步纳入集采范围。随着集采的快速推进,目前部分细分赛道的降价影响已经出清。

  集采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也给药企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部分仿制药企开始积极转型,开启仿创结合的新征途,如石药集团、丽珠集团000513)均在创新药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也有部分企业借助集采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如甘李药业603087)产品自2022年进入集采后价格下跌,当年公司业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23年受集采中标结果落地执行影响,公司借助获得的集采价格优势和近万家的新准入医院机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当年营收同比增52.31%,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4亿元。2024年在国内市场新一轮集采中,公司产品均实现一定程度的价格回调,推动营收持续增长。

  而随着第11批集采工作于近期正式启动,除不再简单地以最低价作为参考外,“新集采”还推出了更多举措,包括医生可按药品品牌报量、提高投标资质门槛、强化质量监管等,均是按照“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回应社会关切,以保障患者能用上质量高、疗效好的仿制药。比如,“新集采”提高了生产质量考察要求,将原来的“投标药品”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扩展到“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