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行业上半年业绩整体下滑,11家上市企业仅3家盈利

2025-08-28 18:58:18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在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行的多重压力下,光伏玻璃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阵痛。

  8月26日晚间,安彩高科600207)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其归母净利润亏损2.15亿元,同比下降2194.75%。

  安彩高科的业绩正是光伏玻璃行业整体承压的缩影。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11家光伏玻璃行业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8家公司发布了半年报,另外3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而其中,仅有3家公司实现盈利,仅有1家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

  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安彩高科上半年净亏损超2亿元

  安彩高科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下降30.56%,归母净利润亏损2.1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盈利1028.69万元,降幅高达2194.75%。

  其中,光伏玻璃产品上半年实现营收11.88亿元,上年同期为16.8亿元,同比下降29.28%。

  对于业绩表现,安彩高科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光伏玻璃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因光伏产业链阶段性供给错配,光伏产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售价同比下降31%;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浮法玻璃产品销量同比下降11%,售价同比下降33%。受光伏玻璃、浮法玻璃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30.56%,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销量不减,售价下降,也使安彩高科上半年的营业成本超过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降幅仅为20.67%,致使其毛利润亏损6241万元。同时,进入2025年后,安彩高科的毛利率转为负值,上半年为-3.58%,较2024年度的2.75%,下降6.33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转弱的情况下,安彩高科加大了融资力度。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期末,其长期借款为16.59亿元,较2024年期末的12.49亿元,增长32.78%。

  而随着上半年新增借款的到账,安彩高科的货币资金也由2024年期末的4.98亿元,大幅增长61.68%,在上半年期末达到8.0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安彩高科正在调整融资结构,向长期借款倾斜明显。

  从变化趋势看,安彩高科长期借款在2021年期末仅为1亿元,2022年期末大幅增长862.69%至9.63亿元,到2025年上半年期末已达到16.59亿元。短期借款余额则由2021年期末的14.46亿元持续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期末为3亿元。

  不过,在持续举债的情况下,安彩高科短期仍面临不小的偿债压力。

  在其8.05亿元的货币资金中,有2.1亿元为受限资金,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约为6.37亿元。

  而在有息负债方面,截至上半年期末,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6亿元,叠加短期借款,尚有不小的资金缺口。

  此外,随着借款规模扩大,安彩高科的利息费用压力也逐步加大。其利息费用在2024年度高达7525万元。今年上半年为4020万元,已接近2021年全年的4323万元。

  对于企业经营情况,大河财立方记者致函安彩高科证券部,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行业业绩整体下降,仅3家企业实现盈利

  安彩高科的业绩困境并非个例,从已发布的半年报及业绩预告来看,光伏玻璃行业整体陷入了盈利困境。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11家光伏玻璃行业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8家公司发布了半年报,另外3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而其中,仅有3家公司实现盈利,仅有1家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

  具体来看,旗滨集团601636)业绩表现较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9.77%,但若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其归母净利润仅为3.86亿元,同比下降49.18%。

  两项指标出现较大差异,主要是上半年旗滨集团子公司出售了部分资产,带来了约4.42亿元的收益。

  行业龙头福莱特601865)上半年虽实现盈利,但同比降幅超过八成;南玻A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为0.22亿元,同比下降96.77%。

  东方日升300118)亏损较大,虽获得了2.37亿元的政府补助,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6.79亿元。不过,相比过往业绩已有好转,同比增长29.49%。

  除安彩高科外,拓日新能002218)、金晶科技600586)、海南发展002163)、凯盛新能600876)、亚玛顿002623)、德力股份002571)等公司业绩也都出现较大的降幅。

  其中,凯盛新能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4.35亿元至4.62亿元,降幅达694.09%至743.37%;德力股份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0.37亿元至0.53亿元,降幅达419.03%至556.99%;亚玛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0.29亿元至0.34亿元,亏损幅度为1657.47%至1925.9%。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在行业业绩整体下降背后,共性特征十分明显,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要推手。

  旗滨集团表示,政策推动的抢装潮带来光伏玻璃短暂需求提振及价格上涨,但供需错配矛盾未能纾解,抢装潮结束后价格持续下降及产品库存天数增加明显。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凯盛新能在业绩预告中也表示,本报告期,光伏玻璃市场整体仍延续2024年供大于求趋势,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光伏玻璃毛利率下滑。

  行业深度调整,“反内卷”成破局关键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光伏玻璃行业始终受产能与价格之间“成本倒挂”的核心逻辑影响,整体呈现价格持续下行趋势。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两项政策,提出4月30日前完成备案并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可继续享受“全额上网+固定电价补贴”,以及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两项政策形成“时间窗口红利”,直接驱动光伏行业进入阶段性抢装潮,进而带动光伏玻璃下游需求升温,行业持续去库存,光伏玻璃价格随之上升。

  然而,随着光伏抢装潮结束,市场降温、组件排产下降,导致下游对光伏玻璃需求减弱。但由于日熔量仍在高位,因此,行业库存开始逐步走高,导致价格下跌,并跌破多数企业生产成本价。

  面对行业困境,政策层面开始介入引导。今年7月初,国家工信部组织召开会议,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与此同时,为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于7月开始集体减产30%。

  亚玛顿董事会秘书刘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光伏玻璃行业减产消息属实,旨在加速产能出清,以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而从更宏观的产业链视角看,光伏玻璃行业的困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光伏产业链整体结构性调整的缩影。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尽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仍保持高增长,但光伏产业链受近年来产能规模快速扩张及市场需求波动影响,自2024年下半年起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产业链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压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同比下降15%,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产品价格方面,抢装潮影响产品价格短暂小幅波动后又快速下降,多数产品出现成本倒挂现象。

  对于2025年下半年行业发展趋势,光大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称,虽然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开始带头减产,部分中小企业也开始进行减产或冷修的计划,但由于企业诉求各异,光伏玻璃整体减产幅度偏小,未达到30%的减产目标。

  研究报告认为,光伏玻璃行业还需要等候更有效的政策及措施出台并落地,切实改善行业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带动企业盈利修复。

  “减产对于产能出清效果不佳,因为减产往往只适合资源领域,而光伏并不受限于资源,没有办法控制全部产能。”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他认为,要突破当前行业发展困境,一方面是要抬高行业进入门槛,别让新产能再进来;另一方面,建议在光伏需求端继续补贴,支持光伏项目建设,从而让光伏需求量增长。同时,企业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