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的“逆袭”之路:从杂草到宠儿
你可别以为啤酒花一开始就受酿酒工匠的欢迎。在欧洲大陆上,它最初不过是一种默默无闻的野生植物,藤蔓肆意生长,会缠绕其他植物,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被农民当成“邪恶杂草”。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酿酒时,用的是一种叫Gruit的香草混合物来调味,里面有蓍草、迷迭香、杜松子、姜、肉桂等植物。
13世纪,德国人开始用啤酒花替代Gruit,这可惹恼了香草种植者;英国人更是把它称为“邪恶有害的杂草”,禁止种植。直到16世纪,人们发现啤酒花不仅能调味,还能澄清麦芽汁、防止变质,才慢慢接受了它。
1516年,德国巴伐利亚颁布《啤酒纯酿法》,规定啤酒只能用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酿造。这一法令,直接奠定了啤酒花的地位。
155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允许种植啤酒花,它才彻底翻身,从被嫌弃的杂草变成了“金叶子”。
随着时间推移,啤酒花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和Gruit相比,啤酒花的成分相对稳定,酿出的啤酒风味更加一致。而且,啤酒花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需要复杂的制作过程。因此,啤酒花开始在欧洲的啤酒酿造业中逐渐普及。
如今,美国、德国、捷克和中国,都是啤酒花的重要生产国,它早已不只是田里的植物,而是全球酒杯里不可或缺的灵魂。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啤酒花市场规模约为264.29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份额为84.57亿元。到2030年,啤酒花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47.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6%。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