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领跑,谁在掉队?看看4家新势力车企成绩单

2025-09-08 20:00:59 来源: 新京报

  4份半年财报,新势力车企的生存状况又一次以业绩分化的面貌呈现出来,反映出不同的战略成效。

  理想汽车已连续11个季度盈利,在盈利能力方面将零跑、蔚来、小鹏甩在身后,并开始扩展纯电市场布局寻求下一阶段的增长突破。一度曾被视为新势力第二梯队的零跑汽车在连续3个月交付量维持超4万辆后,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蔚来、小鹏仍面临盈利压力,两家车企均把实现盈利的目标节点设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并期望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平台运营效率、推进组织降本等多项策略,全力向盈利线冲刺。

  4家车企营收普涨,盈利分化

  2025年上半年,最能赚钱的新势力车企还是早已迈过盈利线的理想汽车,实现营收561.7亿元。零跑汽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小鹏汽车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蔚来汽车营收310.4亿元,同比增长约13.5%。

  营收集体上涨之外,4家车企的盈利情况也是外界关注焦点。2023年理想汽车迎来首个盈利年,今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连续11个季度盈利。

  好消息是,今年上半年新势力的盈利名单中不再只有理想汽车一家,财报显示零跑汽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当零跑用半年时间迈过盈利线后,压力给到蔚来与小鹏。不过,小鹏上半年亏损显著收窄,幅度达近57个百分点;蔚来的亏损仍在持续扩大,此次亏损规模扩大了近16个百分点,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剧。

  交付量上,今年上半年零跑、理想、小鹏和蔚来(含乐道、萤火虫)的交付量分别为22.17万辆、20.4万辆、19.72万辆和11.42万辆。

  毛利率上,依靠更高的单车均价和20.3%的毛利率,理想在4家新势力车企中领先优势依然明显,而小鹏、零跑、蔚来的毛利率分别为16.5%、14.1%和9.1%。

  研发投入上,2025年上半年蔚来研发费用最高,为61.9亿元,占上半年营收的20%;理想汽车以53.2亿元紧随其后;小鹏汽车研发支出为4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6%;零跑研发投入较低,为18.9亿元。

  蔚来押注多品牌,小鹏强调“情绪价值”

  行业洗牌加速,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盈利已从一道“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这场考验运营效率、战略定力和技术实力的终极淘汰赛,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四季度能否盈利,对蔚来汽车而言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公司品牌势能和销量支撑,关系到团队招聘、用户转化效率等一系列问题。”蔚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近期多次重申蔚来争取在今年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并强调尽管“盈利挑战非常大,但这场仗有机会打赢,也必须打赢”,且“必须靠自己的本事实现盈利”。

  小鹏汽车也强调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紧迫性。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甚至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给出“四季度开始,我们有信心不仅实现规模领先,而且公司经营也将进入盈利、自我造血的全新阶段”的乐观预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烧钱竞赛”转向“质量生存”的关键阶段,冲刺盈利,是蔚来和小鹏证明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自我造血能力的重要方式。

  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提到,汽车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竞争力的竞争。只有产品足够强,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最底层是技术路线,中间是产品规划,最上层是产品定义。

  他强调,为实现盈利目标,“安心卖车、安心交车、安心提效”将是蔚来接下来的重点,计划四季度月交付量达到5万辆,毛利率恢复到16%-17%左右,同时销售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这意味着,在今年第四季度,蔚来三个品牌的产能目标要达到月均5.6万辆,以实现季度总销量15万辆的目标。

  在小鹏汽车的规划中,产品密集投放、国际化加速、AI技术深度落地是帮助小鹏盈利的三大战略。上半年其发布了5款改款车型,并通过“情绪价值”策略在产品同质化竞争中,试图从用户情感体验层面建立差异化优势。

  何小鹏在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随着全新P7的交付,小鹏汽车目标是从今年9月起公司的月交付量将稳健地超过4万辆。此外,今年四季度小鹏汽车将推出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小鹏X9,开启“一车双能”的产品周期。到2026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完成鲲鹏超级电动在海外市场的上市。

  蔚来和小鹏的策略核心都是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更好地活下去,并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蔚来通过多品牌触达更多用户,希望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小鹏则聚焦于技术下放、情感化设计,并通过增程路线弥补纯电的短板,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两条路径最终都需要市场的销量和用户的投票来验证成功与否。

  理想再战纯电,零跑上调全年销量目标

  相比于蔚来、小鹏仍需证明其“造血能力”,理想和零跑已经跨过了盈利这道生死线,但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保护L系列的基本盘,如何在纯电新产品上突破,是理想汽车接下来要面对的考验。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表示,其内心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在高端纯电赛道实现“争五保三”。具体车型方面,理想i8的目标月销量是6000辆,理想i6目标月销量9000辆-10000辆,加上理想MEGA,纯电车型整体月销量稳定在18000辆-20000辆。为支撑增程和纯电产品并行,理想汽车近期调整了销售服务体系,并希望通过智能化升级提振增程式混动产品的销量。

  而对于零跑汽车来说,在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后,能否保持产品竞争力与成本优势的平衡,以及能否将国内市场积累的规模优势延伸至海外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点,成为其需直面的挑战。

  为实现58万辆-65万辆的全年销量新目标,零跑产品矩阵将持续扩容,并在国际化落地上依托“反向合资”模式加速推进。除7月已上市的C11和B01外,零跑B05将于今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并于11月在国内上市;高端D系列(含MPV等品类)最快10月亮相,预计2026年一季度上市;B10车型将于今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市,增程版年底起推向全球市场;B系列其他车型和D系列也将陆续进入海外,形成“国内走量+海外溢价”的协同格局。

  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车企间的博弈不仅是销量角逐,更是综合体系能力的较量,包括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产品定义、市场定位和全球化运营等。对新势力车企来说,持续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