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文旅补贴”、强迫消费……文旅部出手整治旅游乱象

2025-09-08 22:21:56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唐颖

  9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5年第三批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

  此次公布案例共16宗,其中多宗案例为无证经营的旅行社或个人导游通过网络平台非法招徕游客,还有虚构“文旅补贴”实际安排与承诺不符案。

  违规手段更隐秘 “文旅补贴”成新噱头

  相较于传统“行程不符”的违规方式,部分企业开始采用更具迷惑性的手段吸引游客,“虚假宣传”与“创新陷阱”交织,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案例显示,卓越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卓越旅行社”)中南分公司的操作极具误导性。该公司通过社交平台店铺“卓越旅游(港澳专场)”,以“文旅补贴”为噱头推广“港澳4天3晚海洋公园游”,宣传中承诺“四星住宿”“特色餐饮”“无强制购物”,但游客实际出行后发现,住宿降级为经济型酒店,餐饮多为简餐,且被频繁带至珠宝店、保健品店等购物场所。

  任您游国际旅行社(云南)有限公司(简称“任您游旅行社”)则推出“对赌模式”接待游客,约定“游客先走完行程,后续按购物金额结算团费”,97名游客参加“昆明—大理—丽江6天5晚”行程时,因购物消费未达预期,企业与上游招徕方爆发团款争执,直接导致游客在景区滞留,行程被迫中断。

  此类新型违规手段利用游客对“补贴”“灵活付费”的信任,隐蔽性更强。对此,深圳龙华区文旅局对卓越旅行社中南分公司罚没1.19万元,昆明文旅局对任您游旅行社没收违法所得并吊销经营许可证。

  层层委托 强迫购物

  层层委托的背后,是接待方为填补“低价收客”造成的成本倒挂,通过导游实施强迫消费的恶性闭环。此次曝光的多起案例涉及强迫消费,导游通过言语威胁、滞留游客等手段逼迫消费。

  云南众御荇景旅行社以800元/人的低价接收游客,委托北京恒鹏旅行社(简称“北京恒鹏”)云南分公司接待,而该价格低于实际接待成本1200元/人。为填补成本,北京恒鹏委派的导游高某在大巴车及购物店内,以“不买就不让走”“不消费没面子”等言语威胁游客。

  山河壮美(北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云南第一分公司将游客转交云南漫天星旅行社后,导游陆某某在大巴车上公开宣称“今天只干一件事:挑翡翠买翡翠,做不到就没法相处”,强迫游客购物。

  上海珂璐纳实业有限公司在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91名游客赴越南芽庄旅游,并将游客转交西双版纳嗨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接待并安排购物,侵害游客合法权益。

  前述违法行为都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2025年4月,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对云南众御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2025年8月,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对陆某某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2025年8月,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对上海珂璐纳实业有限公司作出罚没60000元的行政处罚,对法定代表人柳某某作出罚款6000元的行政处罚。

  误导隐瞒成重灾区 购物环节藏“猫腻”

  合同写的“非遗博物馆”,到了才发现是购物店,线上宣传纯玩无购物,落地却被拉去买翡翠此类“货不对板”的投诉,在此次曝光案例中占比超四成,成为游客权益受损的主要场景。

  贵州盛世优途旅行社有限公司组织26名游客参加“甄选贵州豪华品质度假5日游”,安排游客前往合同约定的所谓“非遗博物馆”,实际为凯里瑞兴工艺坊(购物店)购物。

  无独有偶,南京鸿途运国际旅行社通过微信招徕8批共25名游客时,发送的行程单刻意隐去购物环节,游客抵达后却被强制参与购物活动。

  张家界优道旅行社、江西中游文旅等企业也采用类似手法,前期以“无购物”吸引客源,后期通过“签补充合同”“临时加行程”等方式增设购物店,违反《旅游法》中“不得误导、欺诈游客”的规定。

  江西中游文旅有限公司通过某社交平台发布旅游产品,加游客微信后招徕游客参加“江西5日游”行程,未告知游客行程中包含购物店,游客到达后签订的旅游合同却含有购物店。

  针对此类乱象,监管部门处罚力度显著加大。贵阳文旅局对贵州盛世优途旅行社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经营许可证”的顶格处罚,南京文旅局对鸿途运旅行社罚没20万元并吊销执照,涉事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直接负责人均被处以2万元到3.4万元不等的罚没,形成有力震慑。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