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空天算力迎来布局良机

2025-09-12 09:35:33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5年9月12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篇计算机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空天算力迎来布局良机。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事件: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再次强调空天算力 9月11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发表《人工智能:从代码开放到资源开放》重磅演讲。提出人工智能不应该缺席太空,此前5月14日,之江实验室发起的“三体计算星座”12颗卫星上天,并首次地面真正意义上的8BAI模型放到太空,第一次完整地实现太空卫星的互通互联。 算力上天大有可为,太空AI前景光明

传统模式下,卫星需先将数据传回地面,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对其进行解析,这种“天感地算”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带宽等因素,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根据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技术总师、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超解释,把算力带到太空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在轨处理,这样大量的数据不用下传,可以实时处理,提高太空数据处理的时效性,使将智能搬到太空成为可能。我们看好三体计算星座将通过在轨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与发展。

产业趋势加速落地,未来潜力值得期待

5月首发入轨的12颗计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计算卫星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比特每秒),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每秒千万亿次运算)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卫星同时搭载了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试验任务。根据计划,2025年之江实验室还将携手国星宇航、智星空间、地卫二等企业,共同完成超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最终,“三体计算星座”的目标是打造千星规模的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规模将达到1E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有望超过目前地面上大部分单体数据中心。

投资建议

推荐空天算力投资机会,受益标的包括普天科技002544)、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

风险提示:产业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