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电池供应商账期分化:比亚迪仅25天、宁德时代逼近60天,中小厂商应收款周期大多90天以上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走高,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业绩普遍向好。
2025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0.3%,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首次突破44%。
由此也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上半年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出货量为477GWh,同比增长49%。
据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动力电池营收占比超40%的7家供应商中,营收下滑的仅孚能科技,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仅亿纬锂能(300014)一家;其余供应商的营收、归母净利均上升。其中,正立新能扭亏为盈,瑞浦兰钧减亏九成也即将翻身。
但从应收款账期观察,车企账期的兑现并不明显。
此前6月10至11日,17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不超过60天,以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企业也被覆盖在内。
据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12家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上半年应收账款与票据周转天数均值为94.75天,相比2024年末的89.4天延长5.35天。其中,应收款账期缩短的供应商有7家,增加的有5家。
此外,如蜂巢能源、远景动力、楚能新能源,也均是车企的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但尚未上市,所以并未纳入统计。
车企电池供商应收款账期:
比亚迪25天最低、国轩高科163天最高
由于账期缩短的企业,周转减少天数仅1至3天;反观延长的企业,大多处于10天以上,导致动力电池供应商应收款周转减少天数均值,整体延长。
具体来看,2025上半年,应收款周转天数缩短的7家供应商,分别是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正力新能、中创新航、赣锋锂业(002460)、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
其中,比亚迪应收款周转天数减少3天至26天,成为12家供应商中应收款账期最短的企业,其零部件自产自给的供应链优势,在此处彰显无疑。
宁德时代的话语权也再次得到印证,上半年应收款周转天数为64.59天,与去年末的64.66天相比,缩短幅度微小,颇为接近“60天账期”。
此外,亿纬锂能上半年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为110天,相比去年末减少2天;瑞浦兰钧减少1天至108天,正力新能减少3天至96天,中创新航减少1天至92天,赣锋锂业减少1天至84天。
上半年,应收款周转天数增加的5家供应商,分别为国轩高科(002074)、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孚能科技、天能动力。
其中,国轩高科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增至163天,相比去年末增加11天,成为12家供应商中应收款账期最长的企业;鹏辉能源增加30天至147天,欣旺达增加16天至110天,孚能科技增加7天至108天,天能动力增加11天至28天。
但图表数字仅供参考,由于大多数车企电池供应商,主营业务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大多还涉足储能电池业务,如“电池双雄”宁德时代、比亚迪,不仅是动力电池市场的巨头,也是储能赛道的龙头。
其它供应商也是如此,包括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瑞浦兰钧、派能科技等,主营业务当中均有储能电池,面向的市场有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
所以,表中统计企业的应收款周转天数,反映的其车企客户及其它业务客户的整体应付款账期,并不是车企单独的应付款账期。
典型供应商应收款账期:
宁德时代65天,最接近车企“60天承诺”
若想从电池供应商的视角,更为接近车企上半年的付款账期,搜狐财经从12家供应商中,选取了动力电池营收占比超过40%的7家企业,以此来观察。
被剔除的5家企业,由于财报中未详细披露动力电池业务占比,所以尚未纳入统计。如比亚迪,将动力电池产品并入了“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一栏,该项分类上半年营收3025亿元,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为81.48%。
赣锋锂业也是如此,将动力电池并入了锂电池业务,该业务包含固态锂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等,上半年营收为29.7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5.52%,如聚焦到动力电池,营收占比会更小。
欣旺达虽然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增长明显,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6.08GWh,同比增长 93.04%;实现收入 76.04 亿元,同比增长 22.63%。但其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为26.86%,动力电池业务占比依然较小。
鹏辉能源也未披露动力电池数据,将其并入了锂离子电池业务,该业务涉及储能、新能源汽车、轻型动力、消费数码等领域,上半年收入39亿元,占整体营收的91%。
从筛选出的7家供应商看,应收款账期延长者少、缩短者多,符合车企缩短付款账期的趋势,但依旧很难区分。
对于电池供应商而言,往往是“一对多”,即一家企业供应多家车企,如亿纬锂能,车企客户有BMW、奔驰、捷豹路虎、广汽、一汽、长安以及新势力车企小鹏、零跑等;中创新航客户有小鹏、乐道、零跑、奥迪、北汽、奇瑞、东风,以及大众、现代、丰田等车企。
再如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应的车企包括Volkswagen、BMW、Volvo、Stellantis、Toyota、Mercedes-Benz、Nissan、吉利汽车、小米集团、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上汽集团(600104)、宇通客车(600066)等。
这些企业供应的车企当中,既包含国内车企,也有其他国家车企,所呈现的应收款账期是整体覆盖的结果。
以正力新能为例,上半年营收31.72亿元,同比大增72%,并扭亏实现净利润2.2亿元;而其大客户零跑汽车,也在上半年因交付规模翻倍,从而盈利3300万实现扭亏。但零跑上半年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增至182.52天,账期相比去年延长7天;正力新能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却缩短约3天。
据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上半年18家主流乘用车企中,账期延长的有12家,缩短的为6家,超六成企业账期增加;18家车企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均值为187.97天,相比于2024年末的175.75天增加12.22天。
所以,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应收款账期,很难与车企的应付款账期进行对应。
在电池供应商财报中,往往将应收款视为信贷款,收款周期相比于“60天账期”更为宽松,而且还免息。
以中创新航为例,上半年应收款为84.1亿元,应收票据9.6亿元,合计93.72亿元。其在财报中指出,授予独立第三方的信贷期一般为90天,每名客户均有最高信贷额度;对于新客户,通常需要提前付款。
从其应收款账龄看,基本都集中在6个月内,180天内需收回的款项为80.12亿元。这家供应商在乘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一直在走高,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21.8GWh,同比增长22.7%,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6月份国内市占率为7.4%,7月份增至8.25%。
瑞浦兰钧也将应收款视为信贷,称与客户的贸易条款主要为信贷,信贷期一般为1-3个月。其中财报中指出,应收贸易账款不计利息;此外,应收票据全部为账龄6个月以内的银行承兑票据,并无逾期或减值。
国轩高科在国内排名第四,上半年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为5.18%,客户包含对奇瑞、吉利、零跑等,但在其营收增长的同时,应收款规模也在攀升。
财报显示,国轩高科上半年应收账款与票据为183.55亿元,与其营收规模193.94亿元较为接近,成为信用风险的主要所在。对此,其提出两条应对策略,一是优化客户结构,集中资源着重开拓回款及时、资金实力雄厚的战略客户;二是创新金融和合作模式降低应收风险。
除此之外,鹏辉能源应收款/营收的比例为89%,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欣旺达超60%,孚能科技、中创新航、正立新能均在50%以上;而“电池双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应收款/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5.84%、11.68%。
中小车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应收款普遍高企,龙头企业则与之相反。
以宁德时代为例,应收款金额主要集中于应收账款。其中,应收账款金额为666.72亿元,应收票据金额仅3.15亿元;若按账龄来划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高达639.33亿元,一年期以上的占比很小。
比亚迪的应收款则全部来自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金额为零。
这也意味着,车企账期的兑付,主要面向的是中小电池供应商,龙头企业已接近60天账期,甚至已在账期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