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报告:自免迈入后Dupi时代,关注PoC率先验证的TSLP类自免双抗
2025年9月15日,中邮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自免迈入后Dupi时代,关注PoC率先验证的TSLP类自免双抗。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本周主题 本周我们探讨自免领域的双抗的投资机会。自免药物明显的特征在于人数多、DOT长,往往能诞生多个blockbuster。因而对于下一个blockbuster思考的核心方向在于:现有疗法下自免领域亟待解决的未满足需求是什么?以及什么样的药物最有可能率先满足这些需求? 我们认为长效化、疗效提升、惠及更大的人群系现有疗法下仍未满足的需求。而双抗在成药把握性和双靶点的协同疗效上具备机制上
的优势。同时,Sanofi的Lunsekimig(TSLP/IL-
13)已经初步证明了其能够综合两个靶点的优势,提升疗效+扩围人群,在长效化亦有望降低给药频率。双靶点抗体系自免疗法迭代的极具潜力的方向,我们看好自免双抗赛道的市场潜力。
建议优先关注有Proofofmeachanism验证的双抗(TSLP/IL-
13),国内布局相关赛道企业:康诺亚、信达生物、荃信生物、华深智药(未上市)。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2025年9月8日-9月12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0.36%,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75pct,跑输创业板指数2.47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28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45%,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5.27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2位。
行业观点
1、创新药:长期产业趋势不容忽视。我们认为,国内创新药出海BD的交易不会停止,中国整体的创新药长夜经过过往10余年的快速发展,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自年初开始的肿瘤领域的双抗到呼吸领域的小分子,通过海外MNC的购买行为已验证了国内创新药公司创新研发的实力。从购买方角度来看,中国产业链能力、管线数量和质量、研发效率在全球都极具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兑现长期的产业趋势。受益标的: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迈威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乐普生物、荃信生物、微芯生物、映恩生物等。
2、CXO:国内创新药景气度基本见底,后续研发需求有望兑现到CRO行业业绩;供给端竞争降价情况也已趋稳,静待未来盈利能力逐渐修复。受益标的:药明康德(603259)、康龙化成(300759)、泰格医药(300347)等。
3、化学制剂:看好研发思路明确、资金利用效率高的企业,以及在特定细分赛道单点突破的创新企业。受益标的:恒瑞医药(600276)、科伦药业(002422)、丽珠集团(000513)、一品红(300723)、广生堂(300436)、京新药业(002020)、汇宇制药。
4、生物制品:主要关注核心产品放量机会和产品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受益标的:天坛生物(600161)、欧林生物、神州细胞、安科生物(300009)、我武生物(300357)、甘李药业(603087)、特宝生物等。
5、医疗器械:总体上我们认为随着反腐边际改善,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资金逐步落地,医疗器械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受益标的: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迈普医学(301033)、山外山、奕瑞科技、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安杰思、迈瑞医疗(300760)、开立医疗(300633)、澳华内镜。
6、医疗服务:看好持续扩张及优质资产注入下市占率提升以及消费复苏下弹性较大的眼科、口腔行业。受益标的:爱尔眼科(300015)、固生堂。
7、中药:看好受益集采有望实现较好以价换量的有佐力药业(300181)的乌灵胶囊、方盛制药(603998)的藤黄健骨片等品种,以上较大单品凭借集采身份加速医院覆盖。关注基药政策动态,新进入基药目录的药品有望实现加速增长。以及疫情诊疗相关药品高基数影响减弱,库存恢复常态水平,业绩增速有望恢复。受益标的:佐力药业、方盛制药、以岭药业(002603)、贵州三力(603439)等。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降价压力超预期风险等。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