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招了吗?百余张券商罚单现投资“雷区”

2025-09-15 18:25:5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当财富之船驶向资本市场的广阔海洋,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不仅可能来自市场,也有可能来自券商违规操作。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已至,如何做好投资者教育成为焦点。南都湾财社推出“投教新知 与‘理’同行”主题系列报道,助力投资者夯实投资理财的安全基础,传递财富管理新思维。统计发现,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以来,证监会、交易所、央行及行业协会已针对券商开出罚单114张(仅统计机构罚单,下同)。其中有20张罚单涉及证券经纪业务违规,且违规类型多样,包括违规承诺收益或赔偿客户损失、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违规、违规提供证券融资融券服务等。

  在业内看来,罚单一方面将倒逼券商机构恪尽职守,从根本上重塑行业“看门人”责任,另一方面也警示中小投资者应警惕“保本高收益”的虚假承诺,拒绝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建议等。

  中信证券600030)、长江证券000783)罚单相对较多

  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发现,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以来,证监会、交易所、央行及行业协会已针对券商违规行为开出罚单114张。

  从被罚机构来看,有3家罚单数量为5张,分别为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和申万宏源000166)(含旗下子公司)。国联民生601456)证券和东北证券000686)罚单数量均为4张。此外,渤海证券、浙商证券601878)、西南证券、天风证券601162)等罚单数量达到3张。

  从处罚类型看,半数罚单的处罚措施是出具警示函。此外,责令改正(含限期改正)、警示(含口头警示和书面警示)两大处罚措施也较为常见,在罚单中占比分别达19.3%、14.9%。

  有5家机构被罚款。其中,东海证券因为保荐业务违规被罚款450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00万元;东吴证券601555)因为保荐业务违规被罚款563.6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72.84万元;渤海证券因为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虚假记载被罚款169.8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6.60万元;财通证券601108)因为反洗钱业务违规被罚款195万元;申万宏源西部证券002673)有限公司因为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被罚款64万元。

  此外,也有部分机构被采取通报批评、警告、公开谴责等监管措施。

  经纪业务违规类型多样

  从处罚原因来看,最为常见的是投行业务违规和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两类,涉及罚单数量分别为43张、27张。其中,投行业务违规中,又以保荐业务违规最多,涉及罚单36张。证券从业人员违规方面,则以未能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执业行为和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最多,涉及罚单数量分别为17张、5张。

  除了上述两大类违规行为,证券经纪业务违规出现次数也较多,共20张罚单涉及此类行为,占比达17.5%。

  经纪业务是指开展证券交易营销,接受投资者委托开立账户、处理交易指令、办理清算交收等经营性活动。它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核心业务,也是证券投资者参与最广泛的业务,直接关联着投资者的钱包。

  那么,证券从业人员在开展经纪业务中,主要存在哪些违规行为?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此类违规行为较为多样。其中,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违规相关罚单有7张。比如,今年1月份,上交所对东北证券予以书面警示,原因之一为该公司在适当性管理方面,存在对投资者风险揭示不充分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2023年2月起实施的《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向普通投资者提供的交易服务的风险等级应当与投资者分类结果相匹配。证券公司认为投资者参与相关交易不适当,或者无法判断是否适当的,应当拒绝提供相关服务。

  还有3张罚单涉及违规提供证券融资融券服务,比如光大证券601788)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金浦路证券营业部因为存在向客户介绍人支付报酬,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客户回访不规范、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广西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浙商证券和国投证券则均因为违规承诺收益被罚。其中,浙商证券宁波中山东路证券营业部被通报工作人员在销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过程中存在误导性陈述并承诺投资收益的行为,国投证券深圳分公司则被通个别营业部从业人员在从事公募基金销售业务期间向投资者承诺收益等。

  还有券商工作人员挪用客户资金。据江苏证监局今年4月份的罚单,东北证券南通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原负责人丁煜梅以帮助客户理财为由,取得客户银行转账资金,但未实际用于为客户购买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据介绍,该事件发生于2018年,2023年,该营业部明知事件引起诉讼纠纷后,也未按规定及时向江苏证监局报告。

  监管频频就投资者保护发声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强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月份,在证监会召开的投资者座谈会上,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表示,将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对各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一追到底,努力营造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保护意识,持续优化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市场生态。“严格落实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及销售机构的适当性管理责任,未尽适当性管理义务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文件强调道。

  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上,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陈华平也表示,“要压实证券公司和销售机构等主体的责任,督促提升治理水平和合规风控能力,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使投资者更加充分了解产品风险、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今年7月份,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再次强调,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层的频频发声传递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导向,其长远意义在于筑牢市场信心的基石,推动投资生态持续向善。尤其是对券商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将倒逼中介机构真正恪尽职守,从根本上重塑行业“看门人”责任,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注入确定性。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在选择中介机构时,也要警惕“保本高收益”等虚假承诺,拒绝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建议、理性使用杠杆工具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以普及金融知识,完善金融惠民利民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帮助群众明辨风险、远离侵害、维护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南都湾财社也围绕“投教新知 与‘理’同行”主题,推出系列报道,携手监管部门、行业机构等助力投资者夯实投资理财的安全基础,传递财富管理新思维。敬请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