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菁英大咖共话HER2突变NSCLC精准治疗新篇章,中国原研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引领临床变革!
近年来,HER2突变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其诊疗策略迎来重大突破。尽管该突变在NSCLC中仅占2%-4%,但由于我国肺癌基数庞大,患者绝对数量不容忽视。长期以来,这部分患者面临检测率低、治疗方案有限和预后不佳等多重困境。随着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原研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的获批上市,HER2突变NSCLC的治疗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
值CSCO年会盛大召开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第壹现场特别举办“肺癌菁英大咖对话”栏目,邀请山东省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和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担任访谈嘉宾,围绕HER2突变NSCLC的诊疗现状、临床需求、ADC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度探讨。本文整理访谈精要,以飨读者。
Q1
孟祥姣教授:从临床实际角度,您如何看待当前HER2突变NSCLC的诊疗现状?您认为临床中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董晓荣教授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及我国均居于前列,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HER2突变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基因变异类型,虽然其在NSCLC中的发生率仅为2%–4%,但因我国肺癌基数大,患者绝对数量众多,其临床需求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HER2突变NSCLC患者主要面临两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首先,在检测方面,尽管当前国内外指南均将HER2突变检测列为Ⅰ级推荐,强调应进行常规检测,但在真实临床实践中,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普及率仍有待提升。检测手段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HER2突变患者的及时识别与精准分层,也影响了后续靶向治疗的规范实施。其次,在治疗方面,既往HER2突变NSCLC的治疗策略多参照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一线主要采用含铂化疗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但疗效并不理想,客观缓解率(ORR)普遍仅约30%,而部分靶向HER2的小分子TKI如吡咯替尼,其ORR多在30%–40%之间,提示整体疗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值得欣慰的是,以瑞康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原研靶向HER2的ADC药物在HER2突变晚期NSLCC后线治疗中,无论是ORR还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均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填补了该领域的治疗空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优疗效的治疗新选择。
Q2
孟祥姣教授:基于您曾参与的关键性HORIZON-Lung研究优异成果,今年5月,中国首个自主原研的靶向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结合HORIZON-Lung研究背景,您如何看待瑞康曲妥珠单抗在结构、疗效和安全性的三方面特点?
王燕教授
HORIZON-Lung研究结果的公布为HER2突变NSCLC治疗带来新希望。该研究开展背景正是基于此前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免联合疗效有限、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困境。正因如此,临床亟需更多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以突破治疗瓶颈。
从药物结构来看,中国原研新一代靶向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在分子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多重优化。其载荷、连接子以及抗体部分都经过精心改构,尤其是连接子的稳定性和药物抗体比(DAR值)的优化,共同赋予了该药物更优越的结构基础,使其在理论上具备更强效的抗肿瘤潜力。
这些结构上的创新也切实转化为了显著的临床获益。HORIZON-Lung研究数据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的ORR高达74.5%,中位PFS为11.5个月,从数值上而言,较当前其他后线治疗方案具有显著提升。尽管HORIZON-Lung研究总生存期(OS)数据目前尚未成熟,但已观察到明确的OS获益趋势。可以说,从优化的药物结构到优异的研究数据,瑞康曲妥珠单抗进一步验证了其在HER2突变晚期NSCLC治疗领域卓越的应用价值。
Q3
孟祥姣教授:结合研究数据和瑞康曲妥珠单抗的独特结构,您如何看待其在HER2突变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史美祺教授
瑞康曲妥珠单抗在HER2突变NSCLC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在进口德曲妥珠单抗获批前,长期以来HER2靶点缺乏针对性的精准靶向药物。然而,进口原研药物价格高昂,其可及性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若临床中缺乏国产替代药物,很难让更多患者获得可负担的治疗选择。
从疗效数据来看,瑞康曲妥珠单抗ORR达到74.5%,中位PFS为11.5个月,其疗效相较于同类进口药物甚至在数值上显示出更优的趋势,展现出卓越的抗肿瘤活性。在安全性方面,瑞康曲妥珠单抗整体表现良好,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间质性肺病(ILD)这一ADC类药物常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HORIZON-Lung研究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所有级别药物相关ILD发生率为8.5%,数值上低于同类药物所报道的12.9%,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注:非头对头研究不建议直接比较)。而在显著疗效和可靠安全性以外,瑞康曲妥珠单抗作为国产创新药物,获批上市后大幅降低了治疗费用,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使更多患者能够从这一高效、安全的治疗中获益。
董晓荣教授
通常而言,即便是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一线靶向治疗药物的有效率也仅在70%左右,而瑞康曲妥珠单抗能在HER2突变晚期NSCLC后线治疗中能取得高达74.5%的ORR,实属不易。同时,瑞康曲妥珠单抗的中位PFS达到11.5个月,为患者带来了持久的疗效获益。除了优异的疗效,药物的安全性同样关键。在ADC类药物中,临床特别关注ILD及联合治疗可能带来的肝毒性等不良反应。HORIZON-Lung研究经过14.2个月随访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的ILD发生率较低,仅为8.5%,表明其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瑞康曲妥珠单抗不仅疗效显著、安全性可控,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重要治疗选择,而且作为中国原研的创新药物,其研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药物在后线治疗中积累的优异数据,也为未来推进至前线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进一步拓展其临床应用前景,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Q4
孟祥姣教授:近日,瑞康曲妥珠单抗已通过国家医保目录初审,预计今年底将成为唯一进入医保肺癌HER2靶向药物。对于其在准入医保后的未来临床实践布局、特别是在一线治疗、联合治疗方案方面,各位教授有何期待与展望?
史美祺教授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临床始终秉持“有靶打靶”的精准治疗原则,如果一款靶向药物不能用于前线治疗,将是一大遗憾。因此,我们非常期待瑞康曲妥珠单抗能够从后线逐步推进至一线,甚至更早期的治疗阶段,例如局部晚期或早期患者,探索与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联合的应用模式,以期为早期患者带来更高的治愈机会。此外,在晚期患者中积极探索ADC与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TKI等的联合策略、深入探究ADC耐药机制都是极具价值的未来研究方向,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证据支持。
董晓荣教授
在HER2突变晚期NSLCLC一线治疗中,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策略是重要的探索方向。同时,伴随着多款创新型抗肿瘤药物,如高选择性HER2 TKI宗艾替尼等在HER2突变晚期NSCLC领域不断涌现,在缺乏联合治疗数据的情况下,临床中如何合理排兵布阵,即优先使用TKI还是ADC,或是探索二者联合及用药顺序已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目前瑞康曲妥珠单抗和宗艾替尼均在后线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但其最佳应用策略仍需真实世界研究及更多临床数据予以明确。
王燕教授
目前,瑞康曲妥珠单抗已进入HER2突变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临床应用,未来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将巩固瑞康曲妥珠单抗临床治疗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临床可及性,为广大患者带来治疗福音。展望未来,瑞康曲妥珠单抗相关临床研究正积极向前线治疗拓展。同时,未来应进一步细化靶向HER2 ADC的获益人群,探索其在不同HER2变异类型患者中的疗效差异。这一过程中,精准检测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前提。未来通过持续提升HER2变异检测标准化水平、优化联合策略及全程管理,有望推动HER2变异NSCLC诊疗向更精准、高效方向发展。
本场“肺癌菁英大咖对话”聚焦中国原研靶向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在HER2突变晚期NSCLC领域的重磅突破,该药物凭借74.5%的客观缓解率与11.5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展现出卓越疗效,同时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且可及的新选择。未来,随着医保准入及前线治疗探索的推进,瑞康曲妥珠单抗有望进一步优化HER2突变NSCLC的临床实践,推动中国肺癌诊疗向更精准、规范的方向发展。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