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板块巨震,RBC最新研判:特朗普行政令是假利空,这些药企已到买入窗口

2025-09-18 20:56:16 来源: 智通财经 作者:智通编选

  9 月 10 日,《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政府正传阅针对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及数据的行政令草案,引发全球市场波动 —— 部分优质企业股价非理性下探。加拿大皇家银行RBC资本市场分析师团队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行政令消息已导致ONC、LEGN 等药企股价承压,但此类调整缺乏基本面支撑,当前正是买入良机。

  据草案内容,行政令核心聚焦三大领域:限制中国药企向美企出售药物权益、强化临床试验数据审查、推动制药产业本土化生产。但诸多关键问题尚未明确:“中国企业” 界定标准、企业申诉机制、是否追溯既往交易、本土化 “激励 - 惩罚” 组合策略细节,以及 FDA 审查落地路径等,均待进一步披露。

  优质药企错杀实为布局窗口

  加拿大皇家银行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部分优质药企事实上属于被错杀。

  BeOne Medicines(ONC US):虽在中国布局研发,但注册地位于瑞士,并非 “中国企业”。其管线多元化,核心药物 Brukinsa(泽布替尼)全球市场规模约 60 亿美元,营收增长确定性强;临床试验仅 25% 患者来自中国,数据审查风险极低。

  Legend Biotech(LEGN US):此次股价下跌与 2024 年《生物安全法案》引发的波动高度相似,而后者最终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当前估值已反映过度担忧。

  其他合作型企业:VSTM(持有 Genfleet G12D 抑制剂全球权益)、IDYA(获恒瑞医药600276) DLL3 资产授权)等,因相关资产已由美企主导研发且在美国开展试验,实际受影响风险极小,行政令追溯力不明更降低了冲击概率。

  关键影响:数据审查与并购市场成核心变量

  1. 临床试验数据审查:渐进式影响可控

  加拿大皇家银行认为,FDA 审批核心依赖美国本土数据(要求占比 15%-20%),境外数据仅为补充,故强化中国数据审查难以产生实质性冲击。即便出现极端情形 —— 如提高美国患者占比要求或限制中国数据用于 IND 申请,最多导致审批周期延长、运营成本上升,且行业可通过转移试验站点逐步适应。

  受影响较大的企业集中于早期 / 后期试验纳入中国患者的标的,包括 LEGN、ONC、VSTM 及 IDYA,但均属渐进式影响,不会动摇其核心价值。

  2. 本土并购:短期爆发与长期风险并存

  草案要求中资资产收购需经 CFIUS 审批,或劝退跨洋交易,倒逼美国本土并购增加与资本支出上升。这对行业短期构成明确利好:大型药企正面临专利悬崖,亟需优质资产填补管线,本土并购扩容将提供更多退出机会。

  受益本土并购的企业清单:Insmed(INSM)、Edgewise(EWTX)、Cytokinetics(CYTK)、Perspective(CATX)、Xenon(XENE)、MoonLake(MLTX)、Cidara(CDTX)、Avidity(RNA)、Dyne(DYN)。

  不过,加拿大皇家银行也指出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优质海外资产获取渠道收窄或推高并购溢价,抑制大型药企交易意愿;中小型 BD 企业(JAZZ、IDYA 等)复制 “中国授权成功模式” 的难度加大;非美药企或转向自主商业化,加剧全球市场竞争。

  其他维度:审批加速与仿制药影响有限

  审批流程优化:政府同步考虑 “尝试权” 扩容、降低动物试验要求等举措,虽可加速产品商业化,但可能提升早期分子失败或获批后撤回风险。

  仿制药本土化:生产回流或推高仿制药价格,但对原研药仿制药侵蚀格局无显著影响;长期或推升医疗支出,引发监管层成本管控加码(如扩大《降低通胀法》适用范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