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化行业责任关怀报告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报告》(下称《报告》)并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坚定不移地朝着绿色、安全、低碳的方向迈进,在自律引导、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准则落地 园区、企业协同推进
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新增责任关怀承诺单位98家(其中园区11家),累计承诺单位达1082家,包括96家化工园区、986家企业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百园千企”目标,形成“政府支持、联合会牵头、专业协会配合、园区助推、企业践行”的协同推进格局。
实践经验说明,从园区层面推进责任关怀,能更好地调动企业积极性。如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举办“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时,吸引了300余人共话环保创新;天津南港工业区发布《安全文化手册》,推动40余家企业共建安全生态;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公众开放日,架起企业与社区的信任桥梁。截至2024年底,全国96家承诺园区通过公众开放日、应急演练等活动,带动园内企业共同提升HSE绩效。
与此同时,企业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更大程度激发责任关怀的效能。华谊新材料通过打造“AI视频监控系统”,实现12类高风险场景智能监管;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引入污泥干化新技术,年可减少80%危废排放量;伊士曼开展“百日安全活动”,110余项HSE活动强化全员风险意识。从智能安全防控到绿色技术升级,企业成为责任关怀理念的坚定执行者。
绿色转型 标准、技术双突破
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从标准引领入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40项国家标准计划,完成5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3项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6项工信部绿色专项项目及相关课题研究。其中包括7项化学品毒性检测国家标准,10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等标准,磷石膏、工业废盐等29项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从标准体系构建、污染防治支撑、资源循环利用等多维度发力,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与规范引导。
与此同时,石油和化工行业积极解决多项环保治理难题。如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在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协同上创新突破,其氧化亚氮低温催化分解消除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单套装置年减排N2O可达4.62万吨,相当于13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全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炼油、乙烯等重点产品能耗指标同比下降显著;截至目前,共有300家绿色工厂、600余种绿色产品、10余家绿色供应链企业完成认定。
标杆引领 推动行业全面提升
2024年度,行业深入贯彻责任关怀理念,一批表现优异的单位脱颖而出。
《报告》评选出20家“责任关怀之星”,覆盖化工园区、央企、外企、院校等,为行业树立了实践典范。“责任关怀之星”以安全运营为基石、以环境保护为使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高标准的实践诠释责任关怀内涵,为推动责任关怀理念在化工全产业链的深化落地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责任关怀之星”的成功经验,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向他们看齐。从关键绩效指标看,责任关怀成员单位HSE绩效稳步提升:2024年工艺安全事件率降至0.195;近4年,能源消耗量、新鲜水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年下降。
此外,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投身社会公益,为贫困学子送去温暖,为生态保护增添“绿意”。
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环境深刻变革,责任关怀工作面临新挑战。《报告》表示,行业将进一步深化责任关怀体系建设,完善星级评价机制,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继续推动责任关怀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