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钢铁行业周报:金属金融属性进一步放大
2025年10月19日,国盛证券发布了一篇钢铁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金属金融属性进一步放大。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情回顾(10.13-10.17): 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842.14点,下跌2.62%,跑输沪深300指数0.4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15位。 重点领域分析:
投资策略:本周市场波动加大,贵金属价格高歌猛进,不断挑战历史新高。国内方面出口依然保持强劲,我们在之前的《时代的周期》、《告别放任的年代》深度报告中,曾经系统阐述了我们对中国出口的乐观判断,我们并不关心美国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对出口的把握需要从全球贸易的“起点”和“终点”去判断。总量上全球贸易只要起点主导国整体贸易逆差不下降,就意味着即便后发国对主导国的贸易顺差减少,通过贸易流的转换后发国的整体贸易顺差也不会下降。事实上我们看到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到现在的八年就是维持这一状态。过去八年中美国的每个月平均贸易逆差从400亿美元扩张到了800亿美元,但对中国的直接贸易逆差有所降低。过去八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张主要来自于对墨西哥、越南、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和印度这些经济体,相应中国对这些国家的顺差提高,中美之间顺差和逆差依然存在内生联动关系。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真的想通过加关税来解决整体贸易逆差问题,仅仅对中国提高关税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中国出口的压力其根本并不在于美国的关税和贸易政策,而在于美国的财政政策。美国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是孪生兄弟,更准确地说,它们是“父子关系”。而贸易赤字背后的财政赤字正是黄金价格的核心所在。我们在二月份深度报告《江河万古流》中系统阐述过黄金是美元信用的反面,主导国美国政府推行的“降低税收和增加支出”的赤字财政政策是一种捉襟见肘的极高风险的政策。再加之孪生的难以逆转的巨额贸易赤字,这就构成了一种冒险的经济战略。如果政府债务增长超过国民经济,特别是超过政府税费收入增长,不断依靠借新债还旧债,而且借债规模不断扩大,其增速远超经济增速地做法,反映出资金利用效率不断恶化,形成不了正效益,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政府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庞氏的关键就是必须要保证能够及时融入更大的债务资金(政府债券有人买)。如果外国投资人不愿增加甚至还要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美国国内能消化得了如此庞大的债务吗?如果最后更多地只能依赖美联储和商业银行购买,即推动财政赤字货币化,将对美元的币值、信用和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冲击。货币周期的循环也会加速从信用货币向金属货币回归。这时候黄金会最受青睐。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金融属性逊色于有色金属,更多着眼于实物属性上。只不过后发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后,产出缺口的主导力量逐步由需求转至供给。在转型期中,整体经济保持稳定。今年财政上半年集中发力,后期随着出口同比基数提高和财政发力放缓,经济增速较上半年可能会有所下降。缓解的措施包括存量政策的执行,如上半年宣布的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房地产收储政策,整体经济大概率依然处于稳定可控的状态。供给端我们期待本次钢厂反内卷政策能尽快切实转化为行动上的压产。我们在此前深度报告以重置价值测算行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非常强的安全边际。行业未来存在修复的机会(详见国盛证券华菱钢铁(000932)深度报告、南钢股份(600282)深度报告、宝钢股份(600019)深度报告、新钢股份(600782)深度报告)。我们继续推荐底部估值区域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002318),受益于管网改造及普钢盈利弹性的新兴铸管(000778),受益于煤电新建及油气景气周期的常宝股份(002478),以及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的甬金股份(603995),建议关注受益于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的武进不锈(603878)。
铁水产量略降,库存再度回落。本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小幅回落,电炉产能利用率增长,国内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0.3%,环比-0.2pct,同比+2.8pct;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57.0万吨,环比-0.7%,同比-0.8%;本周长流程产量回落,日均铁水产量略降0.6万吨至240.9万吨,螺纹钢与热卷产量均下行;库存方面,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1125.8万吨,环比-0.2%,同比+23.1%,钢厂库存为456.4万吨,环比-3.4%,同比+15.4%;钢材总库存再度回落,周环比回落1.2%,较上周变动幅度回落9.8pct,钢厂库存降幅大于社会库存;本周由产量与总库存数据汇总后的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875.4万吨,环比+16.5%,同比-2.0%,其中螺纹钢表观消费219.8万吨,环比+43.5%,同比-11.6%,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需显著复苏,螺纹钢需求增幅显著大于热卷增幅,建筑钢材成交周均值为9.8万吨,环比回落6.3%;本周钢材现货价格回落,主流钢材品种即期毛利小幅下滑,247家钢厂盈利率为55.4%,较上周减少0.9pct。
旬度钢材产量回落,反内卷后续有望加速推进。根据中钢协数据,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32万吨,平均日产203.2万吨,日产环比增长7.5%;生铁1875万吨,平均日产187.5万吨,日产环比增长3.2%;钢材1961万吨,平均日产196.1万吨,日产环比下降8.5%。随着后续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转型升级预期升温,叠加需求改善趋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
钢管企业持续受益于煤电装机提升及油气景气预期。根据数据,2025年1-8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为1029亿元,同比增长39.5%,核电投资完成额858亿元,同比增长27.5%,在当前能源自主可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煤电与核电机组建设相关标的有望显著受益;另外油气开采及输送管道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油气行业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国内产量调控政策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