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小金属&新材料双周报:稀土价格震荡调整,钨价迎来反弹
2025年10月26日,华源证券发布了一篇小金属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稀土价格震荡调整,钨价迎来反弹。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稀土:终端需求走弱氧化镨钕震荡调整。近两周,氧化镨钕下跌10.22%至50.05万元/吨,氧化镝下跌5.25%至153.5万元/吨,氧化铽下跌4.06%至674万元/吨。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和《关于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二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相关受管制的稀土物项及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规则与手段,对当前实践中部分企业蓄意规避现有措施的违规出口行为实施了针对性打击。供给端,稀土矿端出货不畅,持货商压力加大。需求端,终端需求走弱观望情绪增强,大厂采购以刚需补库为主。建议关注:广晟有色(600259)、中国稀土(000831)、北方稀土(600111)、金力永磁(300748)、宁波韵升(600366)、正海磁材(300224)等。 钼:钢招需求放量但铁厂倒挂明显,钼价偏强震荡。近两周,钼精矿价格上涨0.46%至4395元/吨度,钼铁(Mo
60)价格下跌0.18%至27.55万元/吨。供给端,钼精矿预期收缩信号逐步显现;需求端,钼铁钢招持续放量刺激补库需求,但铁厂倒挂明显,预计价格短期震荡偏强。建议关注:金钼股份(601958)。
钨:供给收缩叠加长单价格上调,钨价高位震荡。近两周,黑钨精矿价格上涨3.73%至27.80万元/吨,仲钨酸铵价格上涨3.70%至40.60万元/吨。供给端,钨精矿开采指标缩减,矿山普遍放缓生产节奏,行业流通继续收紧为主。需求端,国内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刚需采购为主。10月下半月,各主流企业公布长单价格,其中55%黑钨精矿长单价格多在27.3万元/标吨附近,支撑价格高位震荡。建议关注:中钨高新(000657)、厦门钨业(600549)、翔鹭钨业(002842)、章源钨业(002378)。
锡:供需双弱格局,锡价高位震荡。近两周,SHFE锡下跌0.72%至28.43万元/吨,LME锡下跌1.58%至3.59万美元/吨。供应端,云南精炼锡冶炼企业开工率受缅甸原料短缺影响保持低位,原材料库存低位部分企业被迫梯度减产。整体呈现现货供应偏紧,远期原料或逐步缓解的格局。需求端,高价锡锭导致电子及家电行业补库意愿低迷,下游厂家以刚需采购为主,等待旺季需求到来。9月30日,印尼总统下令关闭苏门答腊岛邦加-勿里洞省的1000个非法采矿点,并全面封堵走私通道,印尼打击非法采矿引发的供应收紧预期支撑价格高位震荡。建议关注:锡业股份(000960)、华锡有色(600301)、兴业银锡(000426)。
锑:锑价延续弱势调整,关注出口需求修复预期。近两周,锑锭价格下跌4.78%至15.95万元/吨,锑精矿价格下跌5.35%至14.15万元/金属吨。供给端,海外矿大量暂停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锑原料偏紧,叠加冶炼盈利弱,锑冶炼厂开工率较低。需求端,刚需采购为主,光伏领域需求强劲,短期出口需求压制明显。后续关注锑品出口修复预期,有望带动边际需求回升。建议关注:华锡有色、湖南黄金(002155)、华钰矿业(601020)。
核聚变新材料: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持续加速,上游材料有望充分受益。国内方面,中国成功举办FEC2025聚变能大会,西物院系统展示了其六十年研究成果与开放合作愿景,其建成的液态金属与氦冷实验台架实现能量导出技术关键突破。等离子体所“夸父”(CRAFT)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的偏滤器原型部件通过验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20兆瓦/平方米。海外方面,国际原子能机构在FEC2025发布《2025世界聚变展望》,指出聚变能源正从研究迈向实施。美国能源部公布《聚变科技路线图》,目标2030年代中期实现商业供电;聚变企业HelionEnergy获全球首座商业聚变电厂关键建设许可,计划2028年并网发电。CFS与GoogleDeepMind合作推进AI在等离子体控制中的应用。日本激光聚变初创EX-Fusion再获4亿日元融资,A轮累计达30亿日元。建议关注:安泰科技(000969)、斯瑞新材、派克新材(605123)、东方钽业(000962)、西部超导、中洲特材(300963)。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进出口政策变动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