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绿色转型再提速 山东新能源船舶基地二期启动

来源: 山东商报

  商报消息近日,“智启新航,绿动江海”新能源国际游轮游艇智能生产线现场推进会在济宁邹城白马河畔顺利举行,这标志着山东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作为济宁市高端绿色智能制造的关键布局,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将重塑区域船舶制造产业格局,更将为全国内河航运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树立新标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此次启动的二期项目,总投资高达1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核心建设内容涵盖2#船体联合车间(内含新能源游轮游艇专业生产线)、2#分段装焊车间、3#预舾装堆场等关键设施。项目采用现代总装造船模式,以成组技术原理为支撑,聚焦“中间产品导向”的生产逻辑,实现船体、舾装、涂装作业的空间分道与时间有序衔接。通过设计、生产与管理的一体化推进,将构建均衡、连续的总装造船体系,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待项目整体建成后,新能船业将形成强大产能规模:年可制造2000—5000吨级船舶200艘,同时年产高端新能源游艇游轮40艘。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32亿元,还将新增就业岗位约700个,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内河航运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山东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二期项目的启动,正是济宁市抢抓政策机遇、布局高端制造的关键举措。项目不仅聚焦船舶生产制造,更致力于核心技术突破。据悉,济宁能源集团将整合产业链资源,重点攻关船体设计、清洁能源动力、智能航行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适应多场景需求的标准化、系列化船型。未来,这些新型船舶将率先在京杭运河实现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宁方案”。

  济宁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集聚优势资源,加大要素投入,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效,开创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互促互进、共建共赢的新局面。

  从区域发展到全国布局,山东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二期项目的意义远超单一工程本身。它不仅是济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我国内河航运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与标准化船型的广泛应用,“济宁方案”将为全国内河航运提供可借鉴的转型路径,推动新能源船舶在更多水域落地生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张雨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