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呈现结构性亮点 农药等细分品种表现抢眼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林玉莲 记者 曾庆怡)尽管化工行业整体仍处于周期底部,但放眼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呈现结构性亮点,多家公司业绩表现超预期。
数据显示,432家化工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其中,26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或者亏损收窄。农药、氟化工、磷肥及磷化工等概念的龙头企业表现抢眼。
43家企业归母净利润翻倍
在432家化工上市公司中,108家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30%,74家同比增幅超过50%,更有43家同比增幅突破100%。
在这43家企业中,8家为农药上市公司,4家为氟化工企业。其中,先达股份(603086)、苏利股份(603585)、贝斯美(300796)、联化科技(002250)、利民股份(002734)等农药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在全行业中位居前5,且增幅均超过6倍。
数值方面,有163家企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45家超过5亿元,23家超过10亿元。
具体来看,先达股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10月28日,公司公告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0.08亿元,同比增长6.11%;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3064.56%。公司表示,大幅盈利主要得益于主打产品烯草酮的市场售价同比大幅上涨、创制产品吡唑喹草酯系列在本年度实现销售,带动毛利增长。
苏利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27倍。公司表示,随着农化市场逐步复苏,百菌清、嘧菌酯和啶酰菌胺等原药产品及农药制剂的销量均呈现增长态势。此外,在百菌清原药单价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公司收入和毛利均有所增加。
氟化工景气周期延续,三美股份(603379)、巨化股份(600160)等多家业内公司盈利增势显著。两家公司均在三季报中明确表示,利润大幅增加为制冷剂价格上升所致。
此外,多家细分龙头股也表现不俗。钾肥及盐湖提锂龙头盐湖股份(000792)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03亿元,同比增长43.34%;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97%。第三季度其氯化钾产销分别为136.64、108.30万吨,环比增长46.2%、22.1%。
煤制烯烃龙头宝丰能源(600989),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97.27%。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年内蒙古烯烃项目的顺利投产,产能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带动烯烃产品的产销量大幅增加。
增长动力:从中低端向高端化迈进
从行业整体来看,子行业分化现象显著,仍有部分企业深陷持续亏损的困境。尽管“反内卷”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诸如钛白粉、维生素等行业依旧面临产能过剩的难题,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例如,安纳达(002136)、惠云钛业(300891)、龙佰集团(002601)、钛能化学(002145)等钛白粉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下滑。
在中国石化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看来,基础化工品领域存在显著的低端产能过剩问题,而高端产品自给率仍然不足。为此,他建议,在保持基础化工品生产的同时,注重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化工。
政策层面,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当前鼓励的主要方向。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着重强调增强高端化供给、提高精细化延伸水平等。
在优化高端产品供给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石化化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中试平台、数据资源节点;创新精细化学品和大宗产品提质优供给。
“低端产品盈利空间已十分有限,向高端化转型是企业的必然选择。”长江证券石油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魏凯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已有企业抢先布局。制冷剂龙头巨化股份推进第四代HFOs产能建设,现有8000吨/年装置已投产,规划新增5万吨,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
今年第三季度,宝丰能源2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顺利验收。该项目是全球唯一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高端化工产品的项目,建成后将推动煤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