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显效 银行多维度布局零售市场
随着“双十一”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而近期银行披露的三季报已提前释放积极信号——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推动下,多家银行前三季度个人消费贷款同比明显增多,对零售贷款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各家上市银行在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大个人消费信贷投放的同时,风险管控同步跟进,为零售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加速释放,多家银行均表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促消费政策加持下,零售业务仍是核心发展方向,个人贷款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是国家提振内需、激发市场活力、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居民在贷款经办机构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并实际用于消费,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三季报时发现,今年9月起正式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对多家银行零售贷款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商银行(601398)三季报显示,今年以来,该行全面对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政策,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借记卡消费交易额达13.8万亿元,信用卡消费额达1.4万亿元。
农业银行(601288)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查成伟表示,自贴息政策实施以来,农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219亿元,同比多增49亿元;贷款投放881亿元,同比多投125亿元,目前已服务贴息客户110多万户,较好助力了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截至今年9月末,农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余额9.33万亿元,增长5191亿元。其中,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增长1261亿元,增速9.4%。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601988)积极落实落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助力政策红利惠及广大消费者,同时,该行持续深耕消费场景,支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截至9月末,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6.11%,借记卡快捷支付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
在个人消费财政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建设银行(601939)相关贷款余额也呈现出同比明显多增的迹象。
“建设银行高度重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458亿元,较年初新增1177亿元,同比多增298亿元。”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政策宣传覆盖面扩大,客户服务能力提高,客户申请积极性将逐步提升。”
在一系列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增量政策之下,邮储银行(601658)出台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第一时间组织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三季度非房消费贷款实现环比增长,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平衡零售贷款增长与风险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在各家银行零售贷款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也成为了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关注焦点。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三季报及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不少银行高管也透露了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最新情况。
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建设银行零售类贷款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可控。对于零售类贷款业务风险防范举措,建设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纪志宏表示:“一方面,建行加强客户精细化分层管理,前瞻识别、管控风险,提升风险化解能力,保障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另一方面,持续强化个人类客户准入和授信管理,从源头、流程、工具等多维度持续提高新发放贷款质量,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质效。”
同时,在消费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建设银行消费贷款风险定价的基本逻辑,保持量价平衡发展,利率水平整体平稳。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的落地见效,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市场预期,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预计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有望逐步改善。”农业银行信用管理部副总经理武欣也在该行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农业银行有信心保持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稳定并处于同业较好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农行积极采取优化产品模型、完善业务流程、加强存续期管理、强化风险排查与处置等措施,全力做好零售业务风险防控。截至9月末,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7%,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的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多家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接下来,个人贷款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零售业务将继续成为银行发展的重点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在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持下,预计个人贷款市场将有持续的增长空间。”查成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农行将在合规展业基础上,紧抓政策窗口契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农行将持续创新消费场景、满足客户需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把消费贴息工作‘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将国家好的政策精准传导至千家万户。”查成伟表示。
在招行副行长彭家文看来,未来零售贷款仍然是招行重点抓的方向。他表示:“虽然零售资产需求在下降,但我们对于零售资产的压舱石(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推动。我们的策略和考虑是,无论市场怎么变,但我们市场份额提升的目标不变,增厚压舱石资产。”
截至9月末,招商银行(600036)零售客户数2.20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6%;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万亿元,增幅为11.19%。
在股份制银行中,今年以来,民生银行(600016)将零售金融作为优先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业务,有效带动零售规模增长。截至9月末,该行零售客户14152.1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38%。
民生银行管理层表示,未来,民生银行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将零售业务作为长期性、基础性战略业务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向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能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