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三巨头抢滩具身智能赛道

来源: 每日商报

  商报讯(记者黄诗睿)近日,在CeMAT ASIA2025(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工业叉车龙头企业杭叉集团603298)带着企业发布的首款物流人形机器人正式亮相;同一时间,智能物流系统与装备制造企业井松智能也带来了自研的“轮足式人形机器人”;此前,电动仓储搬运设备企业中力股份603194)也在创新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具身物料移动机器人”……

  随着三大物流装备巨头先后跨界布局具身智能赛道,物流领域正在成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场景,那么,人形机器人能为物流行业带来什么?

  物流装备巨头先后入局

  记者了解到,杭叉集团推出的“杭叉X1系列物流人形机器人”能够承担料箱搬运、堆垛和原箱拆垛等多种作业。与传统物流设备相比,它的动作方式更贴近人类,能够实现柔性替代与人机协作。据总工程师徐征宇介绍,这款人形机器人突破了传统自动化的“刚性”局限,能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实现“手、脚、眼、脑”协同,导航精度达毫米级,可自适应仓储、制造等复杂工况。

  事实上,在正式推出物流人形机器人产品前,杭叉集团就在具身智能赛道有所布局。今年7月,杭叉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收购国自机器人,据悉,国自机器人拥有先进的算法和软件能力,这极大增强了杭叉集团在移动机器人产品矩阵与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

  井松智能展出的新款人形机器人支持30kg负载,兼容物料转运、拣选、码垛、盘点等通用场景,在分拣中能精确识别物料并将其搬运到指定位置。据市场总监冯安顺介绍,该款人形机器人的最大亮点是兼具轮式移动的高效和足式移动的适配性,能顺利通行阶梯、楼梯等复杂场景且不易摔倒。其核心定位是模拟人工实际作业,完成物流场景中的高频作业。

  中力股份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的“具身物料移动机器人”首次搭载机械手臂,标志着企业从传统搬运设备迈向“全场景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阶段。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其还将全球首发超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袋鼠”。这款机器人专为仓储拣料场景设计,外观形态不同于传统人形结构,更像一只可行动、可弯腰、能搬运的“大袋鼠”。

  加速智能物流建设升级

  随着物流装备企业先后入局具身智能,不难看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新技术或已成为物流行业升级的最新驱动力,而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应用的迭代发展,也将推动智能物流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和全新阶段。

  过去十年,自动叉车、自动导向车等智能物流装备为仓储与制造环节的自动化带来了一定助力,但随着技术迭代,原有的生产力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物流运输需求,而人形机器人所拥有的“泛化适应能力”,让其迅速成为物流装备行业的关注焦点。

  眼下,AI大模型和多模态技术的进步,已经让“人形”从概念走向现实。在技术的交融下,人形机器人不再只是机械动作的集合,而逐渐具备了理解、决策与交互的能力,来到物流场景,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自主识别物料、动态规划路径、与人协同工作,是传统自动导向车无法实现的跃迁。

  在优必选副总裁焦继超看来,物流人形机器人的面世,将为智能物流系统建设带来更好的方案。“现在物流系统智能化建设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仍有很多细分领域和环节、特殊作业环境无法匹配合适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例如货车装卸货环节和窄巷道或狭小空间的物料搬运等。”对此,他表示人形机器人与智能物流专用设备的协作或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推动智能物流建设上升到新的高度。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